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3月, 2018的文章

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集- 基礎"護唇膏(油劑)"配方要點 @MSMF 知識PART

圖片
基礎-護唇膏-(油劑)配方要點 【MSMF護膚保養品DIY】 Skincare DIY at Home: Basic lip-balm formula recipe MSMF護膚保養品-在家DIY-系列──「凝膠霜(Gel-Cream)」配方要點: ※配方安定性: ●注意配伍相容性:    油劑配方構成主體為「油、酯、蠟」成分。配方安定性,主要須注意:不同油酯蠟成分之間的配伍相容性,例如礦物油,就與常見的矽油成分(聚二甲基矽氧烷)不和──往往需要合成酯作為架橋油,才能穩定共溶不分層。 ●添加抗氧化劑     純油配方雖然相對耐受微生物問題──但也容易受光、熱、金屬、水氣......等外在因素影響,而發生氧化變質、酸敗現象。所以,最好添加如:維生素E、BHA(Butylated hydroxyanisole)......等「抗氧化劑」成分,來維持穩定。(尤其那些富含有雙鍵結構的天然油脂成分。)  ※稠度控制:      油劑配方的稠度控制,依配方中:蠟類、高級脂肪-酸/醇/酯等(固形劑)、或高分子聚合物(如:聚丁烯)等油相增稠劑的比例調整──來變化出各式「油性」美容產品,例如美容油、按摩油、髮蠟、口紅......等,從液態~固態均可。而護唇膏,就屬於蠟類佔比偏高的油劑配方。 ※主要影響膚觸:     油劑配方的膚觸,主要受:油相組成成分中──各油酯特性的影響。     例如: 黏性高的油→往往厚潤,油感明顯;               鋪展性佳的油→好推抹勻、順滑不澀;               揮發性高油酯→清爽、無負擔感。 PS.完整配方→  MySkinMyForum我的美膚論壇  (Google論壇,需mail申請加入) PPS.更詳細教學內容→  《保養品DIY入門教戰手冊》 (可下載版) ║ 《保養品DIY入門教戰手冊》 (線上閱讀版)

香水新技術:不只聞,更看得見、摸得著! @MSMF 資訊PART

圖片
創新化妝品公司Amkiri發表全球首款「視覺香水」技術──讓用戶真正展現個性化的終極多感官產品。 Amkiri將「香水」與「手繪紋身」概念結合──研發出具持久性+防水性的「芳香墨水」 。 讓消費者可以使用所喜愛的香味和顏色──去自由發揮、創作個性化圖案──描繪於皮膚上,來表現個人獨特魅力。 據 PR Newswire 報導,此 「視覺香水」專利技術 (visual fragrance™ ) : 能確保皮膚上「芳香墨水」的芬芳,持續長達12小時。 並且,該墨水能適應皮膚的自然彈性和運動,使用戶創造的任何視覺設計,都能持久維持平滑乾燥狀態。 Amkiri 預計於2018年5月正式推出「視覺香水」系列產品。(官網 http://amkiri.com/ ) 編按: 由此「視覺香水」新品,可以窺見「個人護理與美容保養」邁向 「個人化」 是趨勢! 如同先前《 下一個護膚保養新世代的答案──OMICS(組學) 》所述: 未來治療「某癌症」,會變成治療「某人的癌症」;進行「某美白保養」,變成「某人的美白保養」。 ──適合自己的,才真有效!              PS.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/配方,一次擁有《保養品DIY入門教戰手冊》 (可下載版)  https://myskinmyforum.blogspot.tw/p/diy_6.html (線上閱讀版)  https://www.pubu.com.tw/ebook/117517

化粧品"重金屬-限量"新制上路- "鎘"限量5ppm、"鋇鹽"禁用@MSMF 資訊PART

圖片
衛福部食藥署2018/03/28 1.公告訂定「化粧品中含不純物重金屬鎘之殘留限量規定」,並自即日生效。 2.公告訂定「化粧品中鋇之管理規定」,並自2018/09/01生效。 1. 化粧品中含不純物重金屬鎘(Cd)之殘留限量規定:     30年前訂定之舊制「 化粧品製品中鎘之含量不得超過20 ppm規定 」應予刪除。     新制改為「重金屬鎘之殘留量不得超過5 ppm」,並即日生效。 2.化粧品中鋇(Ba)之管理規定:     鋇鹽(Barium salts)成分,足以損害人體健康,不得添加於化粧品中。自2018/9/1起生效。     【硫酸鋇、硫化鋇及色素之不溶性鋇鹽(salts)、麗基(lakes)和顏料(pigments)除外】 詳見: 衛福部食藥署>化粧品 法規> 化粧品最新公告

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集-基礎 Gel-Cream 凝膠霜 配方要點 @MSMF 知識PART

圖片
基礎-凝膠霜-配方要點【MSMF護膚保養品DIY】 Skincare DIY at Home: Basic Gel-Cream formula recipe MSMF護膚保養品-在家DIY-系列──「凝膠霜(Gel-Cream)」配方要點: ※膠體乳化劑→凝膠霜(Gel-Cream) ●凝膠霜配方,主要運用具有懸浮力的高分子膠體,其主鏈結構遇水時會展開而膨脹的原理,使水相增稠   ──同時:將油相分散成小油滴(乳化滴),穩定懸浮於凝膠體中,成為乳霜型態。 ※膠體乳化劑: ●操作簡易,無需考慮乳化所需的HLB值與乳化劑的配比關係,只要膠體乳化劑用量,足夠維持乳化滴的穩定即可。 ●一般來說,膠體乳化劑可先分散於油相、或先分散於水相中,之後再進行乳化動作;   另外,也可以先將油/水相混合好後,再加入膠體乳化劑,使增稠並穩定該乳化體。   (採用「後加」的方式:通常會被用來當作「助乳化劑」,增加配方乳化安定性;或作為「增稠劑」,後調乳霜稠度。)  ●配方安定性:   膠體乳化劑,主要須注意與配方其它成分的配伍相容性。   例如高電解質成分,可導致某些膠體的垮掉,無法增稠/懸浮乳化滴。  ※稠度控制:  ●凝膠霜的稠度控制,主要藉由膠體乳化劑,用量越高,乳霜體越稠;   其次則受蠟類、高級脂肪-酸/醇/酯類等(固形劑)的影響。 ※ 主要影響膚觸:  ●膚觸部分:   凝膠霜配方,因為往往配以大量的水分,供膠體高分子展開增稠用;又僅需較少的乳化劑用量──所以整體而言,通常會比傳統乳化劑型配方,更為清爽。    而凝膠霜配方本身膚觸,主要來自於選用的膠體乳化劑影響──基本上用量越高,膚觸越厚。   (但高用量,也更容易發生「起屑現象」──尤其後續使用" 類似純物理防曬...等含有高比例粉體"的產品──粉+膠,容易凝聚成屑 。)   另外,配方油相的組成成分,也會變化凝膠霜的使用膚感。  PS.完整配方→  MySkinMyForum我的美膚論壇  (Google論壇,需mail申請加入) PPS.更詳細教學內容→  《保養品DIY入門教戰手冊》 (可下載版) ║ 《保養品DIY入門教戰手冊》 (線上閱讀版)

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集-基礎"W/O乳霜"配方要點 @MSMF 知識PART

圖片
基礎-W/O乳霜-配方要點【MSMF護膚保養品DIY】 Skincare DIY at Home: Basic W/O-CREAM formula recipe MSMF護膚保養品-在家DIY-系列──「W/O-乳霜」配方要點: ※ W/O乳化劑→油包水-乳化體 (Water in Oil, W/O- emulsion):     ●油包水乳化配方,同樣需搭配適當之油包水乳化劑──來維持「油/水相-混合體系」的乳化安定。 ※ 提升W/O乳化安定:     ●操作手法 → 水相慢慢入油相(+攪拌/剪切)        W/O-乳化配方,通常在乳化操作時──需要「水相」慢慢加入「油相」中,並同時伴隨外力攪拌,將「水相」剪切、打散成小液滴,使其能順利融入「油相」中。否則,一次性太多的水分,容易沉降、積聚在「油相」下方──導致乳化失敗;或因「水相」液滴大小、分散不均勻──日後容易出現破乳、出水......等安定性異常現象。      ●油相增稠 → 降低乳化滴碰撞機率        搭配油相增稠劑、蠟類、或高級脂肪酸/醇/酯類等(固形劑),提升外項稠度──能降低乳化滴運動性,減少碰撞機率。     ●助乳化劑 → 提升乳化滴的界面膜強度        輔以適當助乳化劑,提升乳化滴的界面膜強度,避免乳化滴一碰就破。     ●鹽類(電解質) → 增強乳化滴-帶電性,防止凝聚         於「水相」中搭配適當比例的鹽類(電解質),增強乳化滴的帶電性──藉由同電性相斥原理,防止彼此靠近凝聚,提升穩定性。 ※ 稠度控制:     ●主要受配方所選用的:高分子或無機鹽類的油項增稠劑、蠟類、高級脂肪-酸/醇/酯類等(固形劑)影響。        另外,配方的「油/水相-比例」與「攪拌/剪切-速率」也是影響W/O乳霜稠度的次級因素。 ※ 主要影響膚觸:     ●油包水乳霜配方膚觸,主要受:配方所用的油相%、油脂種類,與選用的油項增稠劑性質影響;塗抹過程中,會疊加乳化劑與水相成分特性干擾;最終,扣除揮發性油後,留下的膚觸,則是油相成分性質的綜合展現。 PS.完整配方→  MySkinMyForum我的美膚論壇  (Google論壇

2018 PCHi 化妝品原料展:下一個護膚保養"熱點" @MSMF 資訊PART

圖片
隨著日常對霧霾和空氣品質的關注度不斷拉高──護膚保養原料「抗污染」浪潮湧現!  護膚保養品的「抗污染」訴求,一直是全球趨勢──各化妝品知名大品牌(如:資生堂、Dior、雅詩蘭黛......),也都有推出宣稱「抵禦城市污染」的產品──但化妝保養品「抗污染」市場,始終雷聲大、雨點小。 不過,今年的PCHi (中國國際化妝品個人及家庭護理用品原料)展覽會上,有許多知名化妝品原料大廠(如:BASF、CLARIANT......),紛紛推出訴求「抗污染」的活性原料──或許暗示著: 今年起,出門在外──我們的皮膚不只要面對「紫外線」這敵人;包含廢氣、PM2.5......等「空氣污染物」也已成長為另一位大魔王了。 事實上,從新聞媒體的日常播報「空氣指標」,到各式空氣清淨機的熱銷──都可發現消費大眾,真的越來越在意「空氣污染」對自身的危害。 不過,目前護膚保養品對「抗污染─有效性」的驗證,還停留在「各吹各的調」,缺乏像檢測防曬係數SPF、PA......等,具有公信力的標準檢測方法(in vitro或in vivo)。 目前來說,化妝保養品主要「抗污」概念──分兩方面:對「外」防禦汙染物接觸;對「內提」提升皮膚抵抗力。 (延伸→ 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集-三種抗空污/PM2.5的皮膚美容策略 @MSMF 知識PART ) 雖然,世界衛生組織(WHO)早已宣佈「空氣污染,是人類的一級致癌物。」 但在美容護膚領域,還需期待政府與科學家們的合作努力,為皮膚「抗污染」明確一套標準規範,使消費者能使用到──真的有效──幫肌膚「對抗空污」的化妝保養品。 PS.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/配方,一次擁有《保養品DIY入門教戰手冊》 (可下載版) https://myskinmyforum.blogspot.tw/p/diy_6.html (線上閱讀版) https://www.pubu.com.tw/ebook/117517

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集-基礎"乳霜(O/W)"配方要點 @MSMF 知識PART

圖片
基礎-乳霜(O/W)-配方要點【MSMF護膚保養品DIY】 Skincare DIY at Home: Basic CREAM(O/W) formula recipe MSMF護膚保養品-在家DIY-系列──「乳霜(O/W)」配方要點: 基本與 「水包油-乳液」配方要點 相同──搭配適當 類型 與 配比% 的乳化劑,使「油/水相-混合」穩定 與乳液配方的差別在: 會搭配較高比例的膠體、蠟類、或高級脂肪酸/醇/酯類等(固形劑),以達所需的霜體稠度。 主要影響膚觸 水包油乳霜配方的膚觸主要影響,同樣可參照 「水包油-乳液」配方 , 但因霜體配方通常含有較高比例的油項,所以相對於乳液,會更具油潤感,更潤澤皮膚。 PS.完整配方→  MySkinMyForum我的美膚論壇  (Google論壇,需mail申請加入) PPS.更詳細教學內容→  《保養品DIY入門教戰手冊》 (可下載版) ║ 《保養品DIY入門教戰手冊》 (線上閱讀版)

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集-基礎"乳液(O/W)"配方要點 @MSMF 知識PART

圖片
基礎-乳液(O/W)-配方要點【MSMF護膚保養品DIY】 Skincare DIY at Home: Basic MILKY LOTION (O/W) formula recipe MSMF護膚保養品-在家DIY-系列──「乳液(O/W)」配方要點: 乳化配方,因為「油」、「水」不相溶,乳化體本身是一個 熱力學不穩定 的系統, 所以需要選擇適當的乳化劑,來降低維持「油水界面」所需表面張力的總能量,使乳化體穩定。 而乳化劑的選用,還要注意:與其它成分的配伍相容性。 提升配方安定性 此外,還可以透過膠體(高分子增稠劑)成分 → 形成空間阻障,防止乳化滴互相碰撞; 或使用助乳化劑 → 強化乳化滴界面膜強度,使其不易破乳,來提升乳液配方的安定性。 乳液稠度控制 水包油乳液配方,可以藉由膠體、蠟類、高級脂肪酸/醇/酯類等(固形劑),來控制產品稠度。 原則上:用量越高,乳液越稠──但整體而言,總量會比霜體配方用的少。 主要影響膚觸 水包油乳液配方的膚觸: (1) 一開始主要受「外相」的增稠膠體特性影響; (2) 塗抹破乳時,受乳化劑與助乳化劑的性質干擾; (3) 中末端,則是油項的多寡與油酯的種類,影響膚感,例如含揮發性油酯,在塗抹過程中,會逐漸散逸,所以膚觸會從剛開始「較油潤好推」,變化到最終「較清爽無負擔感」。 PS.完整配方→  MySkinMyForum我的美膚論壇  (Google論壇,需mail申請加入) PPS.更詳細教學內容→  《保養品DIY入門教戰手冊》 (可下載版) ║ 《保養品DIY入門教戰手冊》 (線上閱讀版)

跟胎兒學習:癒合傷口,不留疤──新生物材料出現 @MSMF 資訊PART

圖片
胎兒的傷口,可以癒合且不留疤痕!這一事實促使科學家們根據胎兒皮膚的特性設計出新的生物材料。  傷口的癒合,與細胞外基質(Extracellular matrix, ECM)的「 纖連蛋白(Fibronectin) 」有密切關係。 但是,在許多傷口癒合的研究中,雖都有提及纖連蛋白的作用── 但卻 未曾有人測試過:胎兒皮膚中的纖連蛋白結構(形式),對傷口癒合的影響。 現在,Chantre所屬研究團隊基於此,開發出一種新型的「纖連蛋白-奈米纖維」材料──被證明能加速小鼠皮膚傷口的癒合,同時修復表皮與真皮層結構,減少疤痕出現。 或許,未來除了醫學方面的應用外──對痘痘肌膚的痘疤預防(痘痘貼?!),或護膚保養用面膜,應該也非常有前景。 原文→ Production-scale fibronectin nanofibers promote wound closure and tissue repair in a dermal mouse model

護膚保養必懂:6 種常見皮膚檢測-依據原理 @MSMF 知識PART

圖片
護膚保養品有沒有效?常見的 6 項皮膚檢測指標: 1.含水量、2.TEWL、3.皮脂分泌量、4.皮膚pH值、5.外觀(膚色/紋路)、6.彈性... 1. 皮膚含水量: 利用皮膚電生理特性會隨水分含量增減而變化的關係,透過量測皮膚電生理參數(導電性、電阻抗、電容),間接推估皮膚角質層含水量。 測量導電性,是基於水分含有電解質,能導電──所以表皮含水量越高,導電性越好。 而測量電容,是因為水的介電常數(~81)比其他物質的(<7)高,反應出的皮膚電容變化相當大──測得電容越高,表示皮膚角質層含水量越高。     另外,利用水分子能吸收紅外線原理,透過FTIR傅立葉轉換紅外線光譜分析,可直接判讀皮膚的水含量──而且不只能檢測到角質層的水分,藉由調整光波長至近紅外光,能探測到表皮深處及真皮層的水分含量。 2. 經皮水分散失量(Trans-Epidermal Water Loss,TEWL): 利用具有溫度與相對濕度感應器的特殊探頭,檢測皮膚表面的蒸氣壓梯度,換算求出「經皮水分散失量」──此數值越高,代表角質層保水能力越差,屏障功能越弱。 3. 皮脂分泌量: 利用特殊消光膠帶,吸收人體皮膚上的油脂後,就會變透明的特性──皮脂吸收的越多,透明度越高──就能以光度計分析它的透光度變化,來定量皮膚上的皮脂分泌量。   4. 皮膚酸鹼度(pH值):     通常利用玻璃電極半透薄膜能供外部[H+]氫離子通過,改變玻璃電極內的[H+]濃度,進而產生與參考電極之間的不同電位差,來回推所測目標的pH值。   5. 皮膚外觀(紋路/毛孔/膚色/黑斑): 利用皮膚對光線的反射或吸收狀況來測量──通常依測試目標,轉換不同波長之光線,例如:白光→ 皮膚紋路、皺紋和毛孔;UV光→ 黑色素;紅光→皮膚血管狀況,敏感肌膚泛紅情形。   6. 皮膚彈性(回復力): 利用探頭──製造負壓吸引皮膚形變;取消負壓,使皮膚復原──來測量皮膚的彈性(回復力)。 皮膚檢測的好處 這些檢測的項目,或許只能反應當下的皮膚狀況──但好處是:透過客觀的儀器檢測,與長期性的數據比對,能更真實了解自身的皮膚狀況,然後再來選擇較適合自己膚質的保養品,使自己的護膚保養更具功效,更有CP值。

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集-三種抗空污/PM2.5的皮膚美容策略 @MSMF 知識PART

圖片
化妝品抗污染訴求──護膚保養-策略1.清潔皮膚、2.形成保護膜、3.抗氧化劑。 空氣污染在全球許多大都市地區都是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。 污染物的來源,主要來自於人為活動(交通、工廠、農牧......等),包括一氧化碳,二氧化硫,氮氧化物,揮發性有機化合物,臭氧和懸浮微粒(particulate matter, PM:固體和液體顆粒的混合物,其大小和組成可變,能夠吸收和傳遞大量的污染物)。 暴露於這些空氣污染物會對人體皮膚造成有害影響,如過早老化,色斑形成,皮疹和濕疹,並可能會惡化某些皮膚病,如異味性皮膚炎。 近來,已有少數研究調查了空氣污染與皮膚之間的因果關係。例如: ● 2008/2009年,Vierkötter等人,研究生活在市區與農村的400位德國女性,發現外在皮膚老化跡象(色素斑和皺紋)與空污有明顯關聯──尤其是「媒煙」和「交通懸浮微粒」的增加,促使前額和臉頰上的出現色素斑點機率,上升了20%。  (原文→ https://www.sciencedirect.com/science/article/pii/S0022202X15346455 ) 另外一個2015的論文: ● 研究團隊比對「96位生活在墨西哥城(污染嚴重區)」,與「庫埃納瓦卡(Cuernavaca,污染輕微區)的93位受試者」之皮膚狀況參數──結果:庫爾納瓦卡人群的皮膚保濕性顯著較高;而墨西哥城市組,有偏高的皮脂分泌率,皮脂中維生素E和角鯊烯(皮膚表面主要抗氧化劑)含量低,以及受試者面部乳酸增加和紅斑指數增高。在角質層中檢測到更高水平的羰基化蛋白質(carbonylated proteins),更低水平的IL1α,ATP濃度降低和胰凝乳蛋白酶類活性降低──從臨床角度來看,墨西哥城人遭遇皮膚問題(如異位性皮膚炎、蕁麻疹、紅斑....)的發生率會更高。 (原文→  https://onlinelibrary.wiley.com/doi/pdf/10.1111/ics.12203 ) 三種對抗空污/PM2.5的護膚保養策略 ● 策略一:正確清潔皮膚,以去除沉積在其上的化學污染物、粉塵顆粒、PM等。 ● 策略二:利用成膜劑在皮膚表面形成保護膜,防止皮膚與空氣污染物直接接觸。     這層物理薄膜,通常可利用合成聚合物(如sil

NEWS~ 驚!研究:這2大類精油恐讓男性長乳房 @MSMF 就想說說PART

圖片
NEWS: 新研究證據,8種荷爾蒙干擾物,與男孩乳房發育異常有關的──而且薰衣草與茶樹精油成分中就有...... 報導引用: 『美國國立環境健康科學研究所(National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Sciences (NIEHS)發表最新研究顯示,年輕男孩胸部變大、女乳化等發育異常現象,疑似與長期使用薰衣草精油、茶樹精油所含的部分化學物質有某關聯性。 研究發現,薰衣草與茶樹精油裡的主要化學物質會促進雌激素,並抑制睪丸素(睪丸酮)。 研究人員從這兩種精油內的幾百種化學物質中,選出八種常見且必備成分做分析,包括桉油醇、松油醇、檸烯、α-松油醇、乙酸沉香酯、芳樟醇、α-松油烯及γ-松油烯,前四種物質在兩種精油中都有,另四種物質則只存在其中一種精油中。 在實驗室,將這八種成分對人類癌細胞進行測試──結果發現,這八種成分均表現出不同程度的促進雌激素,和或抑制睾酮的特性......』 雖然,報導的標題很驚悚──但實際上,卻是「體外細胞實驗 」──所以,薰衣草和茶樹精油致男乳異常發育的結論,還需更多臨床醫學與流行病學的調查研究,才能明確定論之──無須恐懼! 事實上就目前證據來說── 只要遵守 芳療貿易委員會(Aromatherapy Trade Council, ATC) 的精油使用指南,原則上使用精油是安全的。 ● 因為精油是高度濃縮物質,所以使用精油時應注意相關預防措施。 ● 不要將未稀釋的精油直接塗抹在皮膚上。 ● 切勿在三歲以下的兒童身上使用未稀釋的精油。 ● 如果您懷孕了,您必須在使用任何精油之前,尋求醫生或芳香療法師等專業人員的建議。 ● 正確合理使用,精油和芳療產品對個人和所有家庭成員都是安全的。

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集-基礎"水性凝膠"配方要點 @MSMF 知識PART

圖片
基礎-水性凝膠-配方要點 【MSMF護膚保養品DIY】 Skincare DIY at Home: Basic Gel formula recipe MSMF護膚保養品-在家DIY-系列──「水性凝膠」配方要點: 水性凝膠配方,對於精油或香精......等油性成分的配伍要求,與先前介紹過的化妝水、精華液配方雷同。 主要重點在「高分子增稠劑」的選用與搭配,使水劑配方能成凝膠狀。 不同的增稠劑,特性不一樣──所以配方配伍需求,也略有差異。 例如,卡波姆類增稠劑 → 須加鹼中和,以有效增稠;所形成的凝膠,對電解質敏感。 或像,AVC凝膠 → 則無須鹼劑中和,加水攪拌至溶解即可;但若PH值大於9,易有氨臭味浮現的副作用。 水性凝膠配方的膚觸影響,最主要來自增稠劑本身特性── 例如卡波姆凝膠的電解質敏感特性,塗抹皮膚上,會快速由膠化水,所以這類配方相對清爽。 但是原則上,只要膠體增稠劑的含量越高,塗抹收乾時的黏感,就越明顯。 至於多元醇,表面活性劑等,對配方膚觸的影響,則與化妝水、精華液配方相似。 PS.完整配方→  MySkinMyForum我的美膚論壇  (Google論壇,需mail申請加入) PPS.更詳細教學內容→  《保養品DIY入門教戰手冊》 (可下載版) ║ 《保養品DIY入門教戰手冊》 (線上閱讀版)

三天沒洗澡──全身皮膚細菌分布圖3D @MSMF 知識PART

圖片
科學家透過分析化學與分子生物技術,描繪出皮膚上的 微生物 和 化學成分 的3D分佈圖──我們真的不一樣。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,成人的皮膚總面積大約 1.6~2.0 平方公尺,重量約為體重的 15%。 皮膚包覆全身,隔絕身體內部與外在環境直接接觸──提供保護作用。 (延伸→  不只美麗或帥氣──「皮膚」的六大功能  不只美麗或帥氣──「皮膚」的六大功能 @MSMF 知識PART  ) 因此,皮膚上還充斥著──各類微生物和化合物(例如化妝品)的存在。 而科學家們透過分析化學和分子生物學技術,在2015年時,全面描繪出這些微生物和化學分子在皮膚表面的3D分佈圖。 實驗流程如下圖所示: 研究團隊找來2位志願者(男女各一名)──被要求:採樣前三天不洗澡、不洗頭髮、盡量不使用個人衛生產品。 然後,在志願者全身上下選擇了大約400處採樣點──各點分別取樣2次。 其中一樣本,透過微生物16S核糖體RNA擴增子定序(16S rRNA Amplicon Sequencing)來檢測微生物; 另一樣本,則用質譜儀(Mass Spectrometer)偵測分析化合物的成分。 結果發現: 人體不同部位的 細菌 和 化合物 種類都是不一樣的。 *三種細菌在男女志願者不同部位的分佈狀況。 (顏色: 越紅→表示細菌越多;越藍→表示細菌越少。) *七種不同化合物成分在男女志願者不同部位的分佈狀況。 (顏色: 越紅→表示濃度越高;越藍→表示濃度越低。) *不同細菌(左)與化學分子(右)在志願者不同部位的多樣性分佈狀況。 (顏色: 越紅→表示種類越複雜;越藍→表示種類越單純。) 兩名志願者身上的細菌──種類、數量與分布區域──皆不同外, 比對兩人的化合物,大概只有41%能彼此吻合──顯示人類個體之間的差異是巨大的。 同時,被發現最多的一類化合物屬於化妝品成分,約占了8% (要記得:這還是志願者三天不洗澡的前提下測出的結果。) (也等於提醒我們:使用防曬後的卸妝,與清潔劑後的清水沖洗,都應更加仔細,才能減少皮膚可能的額外負擔。) 結論: 雖然此文獻,未能指出皮膚上的微生物與各類化合物之間的交互關係;乃至於不一樣的微生物生態,對皮膚的生理健康有何影響──但是可以確定的是:人與人,不一樣。

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集-基礎-精華液-配方要點 @MSMF 知識PART

圖片
基礎-精華液-配方要點【MSMF護膚保養品DIY】 Skincare DIY at Home: Basic Essence formula recipe MSMF護膚保養品-在家DIY-系列──「精華液」配方要點: 精華液配方,與化妝水配方類似── 同樣須注意:當精油或香精......等油性成分,欲加入配方中時,該如何有效配伍,並維持透明度? 而相異之處,在於精華液會用玻尿酸、三仙膠、或卡波姆......等水性高分子成分,作為增稠劑,讓整體外觀變得比化妝水濃稠。 當然,精華液配方中的活性成分,通常也會因為配方預算的提升,而得以使用較高比例。 但也因此,容易影響配伍的安定性。 精華液的膚觸,主要受所使用的水性增稠劑、多元醇與可溶化劑種類影響, 基本上,當增稠劑與多元醇比例越高,膚觸越厚,越有潤感。 不同增稠劑之間,亦會帶來不同感受,例如大分子玻尿酸,塗抹時有厚度、且滑感明顯;卡波姆類則偏清爽。 另外當水性增稠劑用量越高,同樣也越會在塗抹收乾時,發生明顯黏感。 精華液配方要點,其餘參照 「化妝水」劑型配方 。 PS.完整配方→ MySkinMyForum我的美膚論壇 (Google論壇,需mail申請加入) PPS.更詳細教學內容→ 《保養品DIY入門教戰手冊》 (可下載版) ║ 《保養品DIY入門教戰手冊》 (線上閱讀版)

飲食吃喝VS 痘痘/老化/異位性皮膚炎/乾癬/酒糟鼻等皮膚問題@MSMF 資訊PART

圖片
今年初Skin Therapy Letter刊文指出: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,調整飲食可能成為某些皮膚疾病治療的一部分。 文中回顧歷年文獻,就包括痤瘡/痘痘(Acne)、皮膚老化(Skin-Aging)、異位性皮膚炎(Atopic Dermatitis)、乾癬(Psoriasis)及酒糟鼻(Rosacea)等皮膚問題──指出飲食中不同營養素,對治療不同的皮膚疾病,有不同的正面效益。 飲食 vs 痤瘡/痘痘 關於「食物」誘發「痘痘」產生,目前最強的證據是「高血糖負荷飲食(high-glycemic-load diets)」引起。 在一隨機試驗(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,RCT)顯示:痤瘡患者在低血糖負荷飲食12週後,有明顯改善。 而後續的研究證明,這種飲食方式,導致雄激素的生物利用度較低,改變皮膚的皮脂分泌。 另外的一項隨機對照試驗,10週低血糖負荷飲食改善痘痘問題;組織病理學檢查,顯示皮膚炎症減輕和皮脂腺體積減小。 (延伸閱讀→ 低GI飲食聖經 ...介紹GI飲食的基本觀念,淺顯易懂;只是作者是外國人((加拿大)),所以食譜跟我們有點落差) 其他包括:益生菌、ω-3脂肪酸、鋅、抗氧化劑、纖維素和維生素A的食物或補充劑──均有文獻提出其對改善痘痘的幫助。 只是目前仍無法,明確這些營養素在痘痘生理中,所扮演的角色──人體試驗方面的證據還不足。 除了個體差異,不同飲食型態,亦會影響該營養素的吸收,更別說成分與成分間的干擾──都還需更多的研究來釐清。 (延伸閱讀→  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集-如何設計”抗痘”配方? @MSMF 知識PART )           飲食 vs 皮膚老化 生活型態對肌膚老化過程影響顯著,因此除了抽菸及防曬外,飲食習慣應該也扮演了種藥的角色。 對於食物與老化的關係,最先引起注意的是:糖尿病患者的傷口癒合能力低落。 而現在更認識到,膠原蛋白在肌膚老化皺紋發生,所扮演的角色──其中,當血糖濃度高時,易導致黃褐色的「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(Advanced glycationend End Products, AGEs)」──AGEs纖維結構固化,缺乏彈性,皮膚支撐力喪失──因此皮膚出現皺紋,同時還伴隨膚色黯黃現象。 (延伸閱讀→ 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集-如何設計”抗皺”配方? @MSMF 知

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集-基礎-化妝水-配方要點 @MSMF 知識PART

圖片
基礎-化妝水-配方要點【MSMF護膚保養品DIY】 Skincare DIY at Home: Basic Lotion formula recipe MSMF護膚保養品-在家DIY-系列,化妝水配方要點: 化妝水配方,基本80~90%是水,所以原則上只要水性成分都可以搭配入其中。 麻煩在於:如何加入精油/香精......等油性成分,並維持透明度──因此就需要可溶化劑(即表面活性劑)協助。 當然,若不喜歡有表面活性劑的存在,可以用酒精替代,助溶精油/香精......等油性成分。 不少日系產品如此做,雖然會有酒精味,對某些敏感肌膚有刺激性, 但因為少了可溶化劑,加上酒精帶來的高揮發性,所以配方膚感相對更清爽。 化妝水膚觸:主要受多元醇及可溶化劑影響。 (當然,若活性用量高時,亦會有關係──但主要還是在多元醇及可溶化劑身上。) 基本上,當多元醇比例越高,膚觸越厚、越有潤感;可溶化劑用量越多,則越會增加塗抹收乾時的黏感。 PS.完整配方→ MySkinMyForum我的美膚論壇 (Google論壇,需mail申請加入) PPS.更詳細教學內容→  《保養品DIY入門教戰手冊》 (可下載版) ║ 《保養品DIY入門教戰手冊》 (線上閱讀版)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皮膚如何吸收 護膚保養品成分? @MSMF 知識PART

圖片
護膚保養品「經皮吸收」的三大主要路徑:1.直接穿透、2.細胞間隙、3.體表開孔。 保養品塗抹在皮膚上,其活性成分進入皮膚的主要路徑有三: 1.直接穿越角質層滲入 (Transcellular pathway)──此路徑所佔皮膚面積最大,擴散路途最短。     但因需要反覆通過蛋白質(主要為角蛋白)與脂質(含細胞間脂質層)結構,故效率並不高,通常需要助滲透劑協助,而助滲劑用量控制不當,會產生顯著刺激性的副作用。     另外就目前資料,已知:此路徑主要傳遞小分子親水性成分,確切機轉尚不明確,但確認油性分子,難循此路徑穿透皮膚,可能因為角化細胞中含 85%的角蛋白,相對含水為極性層,與油性物質相容性不佳。 2.經由角質細胞間隙進入 (Intercellular pathway)──此為保養品活性成分,穿透皮膚的主要途徑。     藉由角質與角質之間的脂質雙層連續結構,傳遞親油性成分;而對於小的極性分子或離子,其間薄薄的水層,也是一條可通行的路徑。 3.從毛囊、汗腺、皮脂腺等附屬器官的體表開口進入 (Appendage pathway)──這些附屬器官孔道,能直接穿過表皮屏障,深入真皮層與皮下組織。     由於相對口徑大,適合大分子、親水性物或離子型態的成分通過。     只是這些開口僅占皮膚總表面積 0.1%,整體經皮吸收率還是比通過細胞間隙者低。 PS.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/配方,一次擁有《保養品DIY教戰手冊》 https://myskinmyforum.blogspot.tw/p/diy_6.html PPS. 【BLOG文章~總目錄】My Skin My Forum 護膚保養品DIY

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集-如何設計"防曬"配方? @MSMF 知識PART

圖片
「防曬」配方應考量:1.防護UV波段範圍、2.物理/化學性防曬劑、3.使用場合/條件需求──建構更完善的防曬品。 太陽照射到地表的陽光能量中,紫外線約佔 5%、可見光 45%、剩下的 50%屬紅外線。 雖然紫外線總量最少,但是其對皮膚的傷害,最快速且顯著。 主要因為紫外線波長短,單位能量高,尤其容易破壞分子的雙鍵結構,使皮膚的 DNA 與蛋白質發生異常,導致皮膚組織病變。 因此防曬產品,主要針對「紫外線」──防止: 曬傷、曬黑、與誘發皮膚癌的高風險。 完善護膚保養品「防曬」配方設計考量 : 1. 防護UV波段範圍     紫外線依波長可分為 UVC、UVB 與 UVA──     ● UVC(波長範圍 100~280nm) :波長最短,單位時間內殺傷力最強,但幾乎無法到達地表,全被大氣中臭氧層吸收。不過近年來,臭氧層的破壞,UVC 穿透大氣機率提升。     ● UVB(波長範圍 280~320nm) :中等波長,與 UVC 一樣會被臭氧層大量吸收,僅約 2~5%能到達地表。會造成皮膚曬傷,與之後的曬黑反應。因 UVB 能直接破壞 DNA,被認為是陽光導致皮膚癌症的主要因素。     ● UVA(波長範圍 320~400nm) :長波紫外線,穿透力最高,約有超過 95%的UVA 能到達地表。因為能穿透雲層或普通窗戶玻璃,因此即使是陰天、室內或車內,均有機會暴露於 UVA 下,導致光老化──例如著名的卡車司機大叔(老半側臉-照片, 如下),即使在車內,防曬一樣有需要。 H/T and photo link:  Gizmodo Citation:  Jennifer R.S. Gordon, M.D., and Joaquin C. Brieva, M.D., ' Unilateral Dermatoheliosis',  N Engl J Med 2012; 366:e25           UVA 可再細分為 UVA-1(波長 340~400nm)與 UVA-2(波長 320~340nm)──         * UVA-1 波長較長,穿透力最強,可達真皮層深處。因能量弱,不易察覺(如熱感或曬紅跡象),故容易被忽略。特別是在冬季時,UVA-1強度雖然較弱

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集-如何設計”抗痘”配方? @MSMF 知識PART

圖片
痘痘肌膚「抗痘」配方設計5大方向:1.去角質/ 2.控油/ 3.抑菌/ 4.抗炎/ 5.收斂修護──全面抗痘護膚保養。 痘痘肌膚四大成因: 1.毛孔阻塞:     毛孔角質化異常,過多的角質,造成毛孔開口縮小或封閉,使皮脂淤積在毛孔中。 2.皮脂分泌過多:     皮脂腺受賀爾蒙、藥物......等因素影響,大量產生皮脂無法及時排出,累積毛孔內,形成粉刺。 3.痤瘡桿菌(Propionibacterium acnes)孳生:     痤瘡桿菌是人體皮膚正常菌叢之一,能以皮脂為生長養分,喜好缺氧環境。     因此當毛孔內過多的皮脂,造成封閉(缺氧)環境,加上更多的食物(皮脂)存在下,痤瘡桿菌便大量繁殖起來。 4.發炎:     痤瘡桿菌生長時的代謝產物(如短鏈脂肪酸、丙酸等)、或死亡的細菌碎片(細胞壁肽聚醣、脂多醣、蛋白質或 DNA 等),皆屬外來異物(抗原)會引起免疫系統反應,產生發炎現象(紅、腫、熱、痛),導致痘痘症狀出現。而發炎反應嚴重者,癒後可能殘留痘斑或痘疤等問題。 「抗痘」護膚保養配方 5 大方向: 1.去角質──暢通因角化異常而阻塞的毛孔。     選用化學性、酵素類或維生素 A 衍生物等去角質成分,避免物理磨砂造成脆弱的痘痘毛孔結構,二度傷害。       (可參閱: 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集-如何設計”去角質”配方? @MSMF 知識PART )     2.控油──     (1)抑制皮脂腺分泌量。 主要針對「5-α 還原酶(5-α Reductase)」的抑制,避免雄性賀爾蒙「睪固酮(Testosterone)」被催化產生「二氫睪固酮(Dihydrotestosterone,DHT)」。然後DHT刺激皮脂腺,大量分泌皮脂。          (這也是為何到達青春期,性荷爾蒙上升,痤瘡出現機率大增,而被俗稱為青春痘)。     (2)加速皮脂從毛孔排出,不淤積。 可以透過吸油性粉體,幫助吸附皮脂,連帶毛孔內皮脂得以外排。或藉能軟化角質成分(如水楊酸),使固化的粉刺皮脂栓(含皮脂與角質皮屑的混合物)變軟,得以流出毛孔──尤其開放性的黑頭粉刺(黑頭:來自油脂與空氣接觸後的氧化變色現象)。         另外,皮膚溫度每上升 1℃,皮脂分泌量會增加10%──所以反過來

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集-如何設計”抗皺”配方? @MSMF 知識PART

圖片
對抗肌膚老化皺紋,配方設計需分2方面著手──1.動態紋、2靜態紋──目標針對,以利「抗皺」護膚保養品的CP值。 隨著年齡老化、紫外線、壓力、菸酒或藥物等因素,均會導致皮膚皺紋的產生。 這些皺紋基本可分為「動態紋」與「靜態紋」兩大類: 1.動態紋──     因皮下肌肉收縮產生表情動作,使相關區域的皮膚發生皺褶紋路,當肌肉放鬆,表情消失後,皺紋亦跟著消失,皮膚恢復原本狀態,故也有人稱此為「假性皺紋」。     但是隨著肌膚老化程度的不同,皺褶恢復速度有快有慢。長時間受力壓迫,而無法恢復者,會漸漸轉變成「靜態紋」。 2.靜態紋──     通常源自真皮層的膠原蛋白、彈力蛋白、多醣類基質(如玻尿酸)與皮下脂肪的流失,導致支撐力不足,皮膚向下陷落,產生皺紋。 「抗皺」護膚保養品配方,可分兩方面進行思考: 1.針對「動態紋」抗皺→對抗皮下肌肉的收縮動作。     醫美常用的肉毒桿菌毒素(Botulinum Toxin, BTX)注射,就是透過 BTX 抑制神經末梢釋放乙醯膽鹼(Acetylcholine),阻斷肌肉收縮的神經訊號傳遞,肌肉鬆弛沒動作,皮膚便沒皺摺──動態紋就不出現。 2.針對「靜態紋」的抗皺法→需建構好「提供皮膚支撐力」的生物分子,如膠原蛋白、彈力蛋白、多醣類基質(如玻尿酸)與皮下脂肪等。 可透過「外來補充」、「促進增生」及「抑制破壞」三方面來進行: (1)外來補充:膠原蛋白、彈力蛋白、玻尿酸等分子。     對於保養品來說,此類抗皺活性,往往需透過水解轉變成小分子(如膠原胜肽或小分子玻尿酸),殘能增加經皮吸收率,使其能達真皮層發揮作用。 (2)促進增生:主要刺激纖維母細胞(Fibroblast)的活化。     促進膠原蛋白、彈力蛋白與玻尿酸等細胞外基質生成,補充流失的結構分子,並提升保濕能力,幫助抗皺。 (3)抑制破壞:主要抑制基質金屬蛋白酶(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, MMPs)活化。     這類酵素會分解細胞外間質,造成結構塌陷,產生皺紋。     另外對抗「醣化(Glycation)」也是防範老化皺紋的關鍵之一。     因為醣化反應,會導致皮膚中的膠原蛋白或彈力蛋白,轉變成黃

化妝品包裝的”全成分“標示,怎麼來的? @MSMF 知識PART

圖片
三分鐘輕鬆搞懂──如何將化妝品「配方」成分,轉為包裝「全成分」標示! 法規規定: 化妝品之包裝上,應標示產品所含之全部成分名稱。 而且這原料名稱,請參照化粧品原料基準、中華藥典或 International Nomenclature of Cosmetics Ingredients (INCI)等相關典籍,以中文或英文標示之。  (詳參化粧品標籤仿單包裝之標示規定 https://www.fda.gov.tw/TC/siteListContent.aspx?sid=1152&id=5194 ) 「配方」組成  ⇒「全成分」標示 所以,現在假設有一配方組成如下: *原料「功能」主要依據:歐盟CosIng  http://ec.europa.eu/growth/tools-databases/cosing/index.cfm?fuseaction=search.simple 經查 Chamomile Ext.的原料資料,知其組成比例為:     Glycerin 50% (換算成配方佔比= 3× 50% = 1.5 %)     Water 44.6% (換算成配方佔比= 3× 44.6% = 1.34 %)     Chamomilla Recutita (Matricaria) Flower Extract 5% (換算成配方佔比= 3× 5% = 0.15 %)     Potassium Sorbate 0.2% (換算成配方佔比= 3× 0.2% = 0.006 %)     Sodium Benzoate 0.2% (換算成配方佔比= 3× 0.2% = 0.006 %) 然後將相同的 INCI 合併計算──例如 Sodium Benzoate 在配方中合計共 0.5+0.006= 0.506%......可得: 最後, 依成分含量「多→少」排序,即可得此配方全成分標示如下: Water, Butylene Glycol, Glycerin, Sodium Benzoate, PEG-40 Hydrogenated Castor Oil, Chamomilla Recutita (Matricaria) Flower Extract, Fragrance,

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集-如何設計”去角質”配方? @MSMF 知識PART

圖片
「去角質」護膚保養品配方思路──四大作用方式:化學性/ 物理性/ 酵素類/ 維生素 A 衍生物──依需求選用。 護膚保養品「去角質」四大作用原理: 1.化學性去角質──主要使角蛋白與橋粒蛋白變性,角質層緊密結構遭破壞。     (1)果酸 ,為甘醇酸、蘋果酸、酒石酸、檸檬酸、乳酸、杏仁酸......等眾多有機酸的合稱。 這些酸的-OH 官能基,鍵接於酸分子的 α 碳原子上,故屬「α-羥基酸(α-Hydroxy acids, AHA)」,由於多數來源自水果,因此俗稱「果酸」。         果酸的分子量小,容易滲入角質層──不過也因此,政府規定化粧品中之含果酸及其相關成分製品,用途為保濕、滋潤肌膚或促進表皮更新者,其 pH 值不得低於 3.5;但使用後立即沖洗之洗髮或潤髮等產品,其果酸含量低於 3%時,pH 值得低於 3.5 高於 3.2。     (2)水楊酸(Salicylic acid) ,其-OH 官能基,鍵結位置為該酸分子的 β 碳原子,屬「β-羥基酸(α-Hydroxy acids,BHA)」。         相對於水溶性的果酸,親油的水楊酸,與皮脂親和度高,加上有抗菌功效,所以常被用來針對:皮脂分泌過多、或角質更新異常,導致毛孔阻塞衍生的粉刺、痘痘問題──屬含藥化妝品管理。     (3)尿素(Urea) ,能有效破壞蛋白質的非共價鍵結,使角蛋白變性,達軟化角質功效。         法規限制尿素在化妝品用途為:潤膚、去角質者,限量 5%。 2.物理性去角質──透過顆粒摩擦方式,刮除表面角質。     磨砂顆粒,扣除因環保疑慮,被禁用的塑膠微粒外,有許多種類──如:植物種子或果實外殼的研磨碎片(如杏仁、核桃殼或米粒)、礦物性粉粒(如二氧化矽、滑石及氧化鋁)、鹽粒、糖粒、或人工合成的顆粒(如荷荷芭酯、堪地利臘、或改性纖維素、改性澱粉等製成的微粒)──其去角質作用原理均相同。     磨砂顆粒的去角質效果,主要差別在:     (1)顆粒本身大小、形狀、表面結構和材質軟硬度──越粗硬,磨砂效果越強。     (2)去角質時用的力道──力量越大,去角質效果越好。 3.酵素類去角質──透過蛋白酶(Protease)作用,破壞橋粒蛋白。     (1)直接作用的-酵素,如木瓜酵素(Papain)或鳳梨

ScienceNews:人體皮膚細菌,能對抗皮膚癌細胞 @MSMF 資訊PART

圖片
人體皮膚上正常共生的細菌,能分泌一種「破壞癌細胞DNA合成」的化合物,抑制腫瘤生長。 根據 ScienceNews報導 : T. Nakatsuji1等人,研究人體正常菌叢的微生物抗菌力時, 意外發現「表皮葡萄球菌(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)」某菌株(Strain)會分泌: 一種跟DNA單體結構類似的化合物「 6-N-hydroxyaminopurine (6-HAP)」。 (期刊原文: T. Nakatsuji1 et al.  A commensal strain of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protects against skin neoplasia,   Science Advances  28 Feb 2018: Vol. 4, no. 2, eaao4502) 進一步分析發現: 6-HAP通過干擾「腺苷(Adenine, A)─胸腺嘧啶(Thymine, T)」鹼基配對, 使DNA聚合酶(DNA polymerase)無法正常工作,直接抑制DNA合成,導致細胞生長停止。 由於腫瘤癌細胞,難以治癒之處在於其「失控」的分裂增殖── 因此研究人員推估:6-HAP應該可藉由抑制癌細胞的DNA複製,使腫瘤無法發生!? 實驗結果: 在與不同皮膚癌細胞(鱗狀細胞癌、黑素瘤和淋巴瘤-細胞系)培養測試後,證實6-HAP有抑制腫瘤細胞增殖的作用。 同時,不會對正常皮膚角質細胞產生影響──蓋因正常細胞具有使6-HAP失活的酵素,而癌細胞中缺乏此類酵素。 另外,研究人員還通過「注射」、「局部塗抹」於小鼠身上──驗證了6-HAP的抑制腫瘤功效。 甚至直接「接種會分泌6-HAP的菌株」在小鼠皮膚上,然後故意UV照射長達12周,誘導皮膚腫瘤形成── 結果(如下圖):缺乏6-HAP的小鼠皮膚,產生了的UV誘導的腫瘤。但有分泌6-HAP者,則無。 當然,更多有關皮膚癌的治療、生化機轉、及其與皮膚上正常菌叢的關係,還有待科學家們的努力。 但是我們可以發現:人類皮膚上的共生菌們,確實有跟人體腸道微生物一樣,存在許多對人體有益的生態模式。 事實上,借用「腸道-益生菌」的概念,在護膚保養品領域,已經有越來越增長的趨勢── 也許不久的將來,化妝護膚保養用的

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集-如何設計"美白"配方? @MSMF 知識PART

圖片
肌膚「美白」配方設計5大關鍵:A.防曬 /B.抑制訊號傳遞 /C.干擾黑色素生成反應 /D.阻止黑轉移 /E.促進角質代謝──建構全方位美白護膚保養品。 「美白」護膚保養品配方設計──5大關鍵切入點: A.防曬──避免紫外線照射,防止啟動黑色素生成機制。     紫外線是誘發黑色素產生的主因,所以做好防曬,從源頭制止黑色素的生成,能有效幫助美白保養。 防曬 ABC 三原則:     (1)Away,遠離紫外線 ──避免在 10:00~15:00 這段陽光最強的時間,從事戶外活動( >20min)。     (2)Block,隔絕紫外線 ──使用防曬產品,注意 UVB 防護(=SPF 標示),與抗 UVA(=PA+或★值標示)的防護。     (3)Cover,遮擋紫外線 ──例:穿戴長袖衣物、遮陽帽、墨鏡等,或撐陽傘,待在樹蔭或屋簷等遮蔽物下,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到皮膚。 B.抑制訊號傳遞──使黑色素細胞不知道要製造黑色素。     當皮膚細胞受到紫外線傷害時,除了釋出發炎因子,如:組織胺(Histamine)、腫瘤壞死因子-α (Tumor Necrosis Factor-alpha, TNF-alpha)、介白素(Interleukin-1α)......等,導致皮膚出現發紅、脹痛等,曬傷現象外。角質細胞還會分泌 α-MSH,通知黑色素細胞製造黑色素,提供補救的防護措施。     因此,若能阻斷 α-MSH 的訊號傳遞,使黑色素細胞得不到通知,就能從源頭抑制黑色素細胞活化,停止製造黑色素──藉「欺騙」手段,達美白目的。 C.干擾黑色素生成反應──使黑色素細胞降低黑色素產量,或多製造類黑色素。  C-1 抑制酪胺酸酶活性── 酪胺酸酶是黑色素生成反應的關鍵酵素,因此抑制此酵素,能有助降低黑色素的生成。     一般來說,有 3 種方式,來阻擋酪胺酸酶作用:    (1)與酪胺酸或 DOPA(基質),競爭酪胺酸酶的作用位置,使酪胺酸酶無法對真正的原料進行加工,減少黑色素生成。    (2)螯合銅離子,使酪胺酸酶無法利用銅離子,而進入活化態。等於使製造黑色素的機器(酪胺酸酶)故障停工。    (3)維生素 C 等還原劑,將 DOPAquinone 還原成 DOP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