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1月, 2018的文章

減肥大難題──復胖,原因找到了?@MSMF 資訊PART

圖片
為何減肥瘦身,易復胖?小鼠研究發現:腸道微生物→過度消耗膳食類黃酮→影響脂質代謝......肥胖有記憶? 減肥成功關鍵,不外乎「飲食控制+運動消耗」──但是,好不容易瘦身成功,卻往往稍不注意,就會「復胖」回來。體重就像「溜溜球」般,上上下下,起伏不定,所以這減肥反覆現像,也被稱為「溜溜球效應(yoyo effect)」。 然而為何會如此? 減肥。復胖。微生物(記憶) 根據SCIENCE期刊近期報導《 Microbiome dynamics in obesity 》一文所提──減肥後,容易發生「復胖」的關鍵可能就在「腸道微生物(組成)」。 依Christoph A. Thaiss等人的研究發現: ●不管是人類或小鼠──「肥胖者vs健康者」其腸道中微生物菌落,組成不一樣。 ●不同的腸道微生物菌落,導致腸道分泌/消化/吸收等新陳代謝(生理反應)不一樣,尤其消化系統的"生理時鐘"調控也不同──肥胖者,日夜失調。 ●另從小鼠研究中確認:肥胖者的腸道微生物,會消耗膳食中更多的類黃酮(flavonoids)營養素(對比於健康者),導致脂質能量代謝減緩,引發小鼠肥胖症狀。然而,當刻意回復類黃酮至正常水準,脂質代謝的生理反應,就會恢復正常,肥胖消失。 (有關類黃酮的降脂作用,可另參→ 食源性黄酮类化合物改善脂质代谢作用 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) ●並且發現:當小鼠減肥成功後,其腸道中微生物菌落,依然保持「肥胖狀態(組成)」一段時間──顯現出肥胖症狀的「記憶效應」──所以,身體很容易因此「復胖」回來!(據報導:目前"人體研究"相關「微生物-肥胖-記憶效應」正在進行中...) MSMF觀點: 從這報導的角度來看──也許未來,成功減肥瘦身的「關鍵因子」,除了「飲食控制+運動」外,調節「腸道內微生物菌落」也得納入其中,避免反覆「胖了又瘦、瘦了又胖」無限循環中──說不定以後,還會出現除了「調節免疫力」之外,類似「幫你減肥、維持瘦身」的益生菌產品"廣告詞"呢... PS.《保養品DIY入門教戰手冊》一次搞懂~保養品配方的秘密! PPS. 【BLOG文章~總目錄】My Skin My Forum 護膚保養品DIY

小鼠研究:吃-膠原蛋白肽,能對抗UVB對皮膚的傷害 @MSMF 知識PART

圖片
[韓國]小鼠研究:口服補充的膠原蛋白肽,通過調節玻尿酸合成,改善UVB照射皮膚後的光老化... 膠原蛋白是皮膚的重要組成,佔約70%的皮膚乾重──皮膚中膠原蛋白的流失,更是皮膚老化(鬆弛、皺紋、缺乏彈性等)症狀的關鍵原因。 而陽光中的UV,是已知「造成皮膚提早衰老」的主要凶手。 因此,可以想見:皮膚中的膠原蛋白流失──與UV,有難以忽視的關聯,導致皮膚「光老化」。 然而「UVB」理論上,不會深入到皮膚真皮層(即膠原蛋白主要分布區域)造成傷害──但是已有研究表明:口服補充「膠原蛋白肽(collagen peptide)」,有助表皮屏障功能的健全。 (參→ Beneficial effect of a collagen peptide supplement on the epidermal skin barrier ) 口服-膠原蛋白肽→調節玻尿酸合成→改善UVB-光老化 所以Min Cheol Kang等人,利用小鼠實驗,來進一步確認「膠原蛋白肽,如何幫助皮膚對抗UVB傷害?」(參→ Oral Intake of Collagen Peptide Attenuates Ultraviolet B Irradiation-Induced Skin Dehydration In Vivo by Regulating Hyaluronic Acid Synthesis ) 結果發現,同樣UVB傷害下──餵食「膠原蛋白肽」小鼠的皮膚: ●玻尿酸合成酵素(Hyaluronan synthase, HAS-1和-2)的基因表達↑──增加了皮膚中玻尿酸產量。 ●玻尿酸降解酵素(Hyaluronidase, HYAL-1和2)的基因表達↓──降低了玻尿酸被分解速率。 ●天然保濕因子(NMF)、聚絲蛋白(filaggrin)和內披蛋白(involucrin)的表現量↑──增加皮膚保濕力,降低TEWL,提升屏障功能。 研究人員結論: 口服膠原蛋白肽,能通過調節皮膚中玻尿酸含量,改善UVB的光老化傷害,如:乾燥(水分流失)與屏障功能衰退......等──暗示著:膠原蛋白肽,除了可當做"抗老保養"的補充活性,對UVB引起的皮膚損傷,防曬相關保養,亦有助益。。 MSMF觀點: *從大分

抗頭皮屑洗髮精(含Zinc Pyrithione)──男女效果不一樣 @MSMF 知識PART

圖片
薈萃分析(meta‐analysis)研究:含1%Zinc Pyrithione的抗頭皮屑洗髮精,對男性「去屑效果」優於女性... 目前學界對於「頭皮屑」的「形成原因/機制」仍缺乏明確的一致性共識──主流觀點:是因為(1)個人體質(頭皮較敏感)+(2)皮脂分泌(脂漏性皮炎)+(3)馬拉色菌屬真菌(Malassezia sp., fungi)代謝物,所共同導致的後果。 (參→ Dandruff is associated with the conjoined interactions between host and microorganisms ) 因此,許多「抗頭皮屑-洗髮精」往往會添加:控油、去角質、或抗真菌劑等成分,來作為「去屑」訴求活性──例如"海倫仙度絲-去屑洗髮精",其主打成分「Zinc Pyrithione」便是"抗真菌劑"之一,透過干擾"真菌細胞膜-跨膜運輸功能"等作用,抑制真菌增長。 (參→ Mechanism of the Antimicrobial Action of Pyrithione: Effects on Membrane Transport, ATP Levels, and Protein Synthesis ) 在化妝品中TFDA的法規限量是1%。 (參→ https://www.fda.gov.tw/TC/siteList.aspx?sid=1152 ) Zinc Pyrithione(1%)-抗頭皮屑洗髮精──效果,性別差異 聯合利華研發(Unilever R&D)-L. Z. Collins等人,近期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《 Sex‐related differences in response to zinc pyrithione shampoo versus non‐anti‐dandruff shampoo 》──他們整理了17份「隨機/雙盲/半邊頭皮對照」亞洲研究(包含2088名參與者)數據,經薈萃分析(meta‐analysis)後,發現: ●含Zinc Pyrithione(1%)洗髮精──去屑效果:男性>女性。 ●普通(非抗屑)洗髮精──去屑效果:女性>男性。 研究人員推論:這抗屑效果的差

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集【胺基酸洗顏棒】使用&旅行-方便性↑@MSMF 知識PART

圖片
省錢【MSMF護膚保養品DIY】胺基酸洗顏棒 (配方成本 0.32WD/g) Skincare DIY at home:Amino Acid Cleansing stick ●劑型(包材)變化應用,提升”使用&旅行攜帶”的方便性。  【配方組成與思路】 ※利用”弱酸性”胺基酸表面活性劑→提供溫和”清潔”作用 ※玉米澱粉→粉體強化對”油垢”的清潔效果 ※甘油→幫助保濕,降低洗後緊繃感。 *完整配方(+注意事項)&文獻資料→ MySkinMyForum我的美膚論壇 (Google論壇,需mail申請加入) PS.《保養品DIY入門教戰手冊》一次搞懂~保養品配方的秘密! PPS. 【BLOG文章~總目錄】My Skin My Forum 護膚保養品DIY

簡單配方變化~提升"肌肽(Carnosine)"皮膚吸收率+60% @MSMF 知識PART

圖片
肌肽(carnosine)能提供"抗氧化/抗糖化/抗衰老等功效──但如何讓"肌肽分子"有效穿透皮膚(角質層),被皮膚細胞利用呢?... 肌肽(carnosine)是由2種胺基酸──丙胺酸(alanine)+組胺酸(histidine)──合成的「雙胜肽」(β-alanyl-L-histidine,參上圖)。 肌肽-多功能活性成分 天然存於在人體中,尤其"肌肉&神經-組織"裡,肌肽含量豐富──具有多重生理作用,例如: ●pH緩衝──緩衝氫離子&乳酸,維持"組織-酸鹼平衡"(尤其肌肉-無氧運動後)。 ●抗氧化──肌肽中的組胺酸-咪唑(imidazole)結構,能幫助清除自由基,對抗氧化壓力。 (參→ http://watcut.uwaterloo.ca/webnotes/Metabolism/Nucleotides.html , 16.7.4節)  ●抗糖化──肌肽能犧牲自己,先與"糖分子"反應,避免後續蛋白質發生「糖化(Glycation)」,產生「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(Advanced glycationend End Products, AGEs)」妨礙蛋白的正常生理功能──而對保養來說:在皮膚中,AGEs會使膠原蛋白或彈力蛋白纖維結構固化,缺乏彈性,皮膚支撐力喪失,因此出現皺紋,同時黃褐色的AGEs,還會令膚色顯得黯黃。 (延伸→ Physi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 of Carnosine ) ●抗衰老──除了「抗氧化&抗糖化」作用本身,就有利於"抗老保養"外。肌肽還被發現,能延長細胞生命週期,刺激纖維母細胞再生,進而增加"膠原蛋白/彈力蛋白"等細胞外間質的補充,有利抗皺/抗老化現象。 (參→ 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集-如何設計”抗皺”配方? @MSMF 知識PART ) ●螯合作用──同樣利用"咪唑"環,肌肽能螯合多種"2價"金屬離子,如Cu(II)、Co(II)、Ni(II)、Cd(II)、Zn(II)、Fe(II)等,形成各式「肌肽-金屬離子-複合物」──並且衍生有不同的生理效應,例如:肌肽-鋅-複合物,就被發

研究:水噴霧-保濕?這樣的水霧才有效! @MSMF 知識PART

圖片
秋冬乾冷,皮膚保濕──研究顯示:不同的水噴霧條件,會影響皮膚含水量,其中當水噴霧(滴)為... 已知隨著年齡增長,皮膚的屏障功能會慢慢衰退。因此皮膚中的水分容易流失(TEWL增加)──尤其身處"濕度-偏低"的環境中,如冷氣房、或秋冬乾冷時──皮膚更容易顯得乾燥/粗糙/皮屑,甚至發生搔癢/發紅等不適。 所以不少人,會透過"水霧機或加濕器"等類似的產品,來避免以上狀況發生──但這些產品製造出來的"水噴霧",有效嗎? 研究:不同水霧(液滴),對"成人女性-臉部皮膚"的影響 最近Naoki Nishimura等人發表了有關「水霧(液滴)vs.皮膚-保濕/彈性」的研究《 Effect of spraying of fine water particles on facial skin moisture and viscoelasticity in adult women 》: 他們招募17位成年健康女性(年齡30-46歲),在控制的實驗環境下,於半側臉部皮膚,施用不同的水噴霧(液滴)──平均粒徑:A組=0.5μm、B組=1.8μm、C=5.4μm。另外A組的水滴「不帶電」──然後在施用後第60、120mins時,量測相關皮膚生理參數。 結果: ●皮膚含水量(以皮膚"電導率Skin conductance"評估)──在使用後60、120mins時,A組維持最高值,對比"使用前"提升近20%;B組平均"+0%";C組平均"+10%"。 ●TEWL(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)──3組之間無顯著差異。 ●皮膚彈性(以皮膚"吸水後-膨潤比率"評估)──3組之間依舊沒有顯著差異,但A組在第120mins時,仍是3組中表現最好的。 ●保濕持續性(以皮膚"電導率Skin conductance"評估)──經過360mins後,A組仍持續保有"+20%"的數值,但B組過了120mins(+0%)後,開始逐步"衰退",下降至360min的"–20%"左右。(此處:無C組比較

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集【水楊酸-洗髮乳】去屑/抗頭皮屑 @MSMF 知識PART

圖片
省錢【MSMF護膚保養品DIY】水楊酸-洗髮乳(去屑/抗頭皮屑) (配方成本 0.28 TWD/g) Skincare DIY at home:Salicylic Acid Shampoo (anti dandruff) ●每週2-3次:幫助去屑,不再雪花片片。 【配方組成與思路】 ※水楊酸→”去角質”作用,避免角質堆積-形成頭皮屑。 ※胺基酸型-表面活性劑→溫和”清潔”頭皮&毛髮。 ※兩性-表面活性劑→提供”抗靜電”作用。 ※非離子-表面活性劑→進一步幫助降低”洗劑的刺激性”。 ※調控pH值越低,去角質作用-效率越高;但刺激性風險也會提升──依需求調整。 (補充: 洗髮精-pH值→對"頭髮"的影響(毛躁/糾結/斷裂...)? @MSMF 知識PART ) *完整配方(+注意事項)&文獻資料→ MySkinMyForum我的美膚論壇 (Google論壇,需mail申請加入) PS.《保養品DIY入門教戰手冊》一次搞懂~保養品配方的秘密! PPS. 【BLOG文章~總目錄】My Skin My Forum 護膚保養品DIY

研究:「挽面」對皮膚粗糙度,水合作用,黑色素指數...影響? @MSMF 資訊PART

圖片
「挽面」為傳統美容方式,幫助臉部皮膚變光滑──但「挽面」的實際效果(皮膚生理參數的評估)... 「挽面(Wanmian)」為──利用2條棉線相互糾纏(物理方式),來"暫時性"去除臉部皮膚多餘的毛髮(汗毛),使皮膚變光滑的傳統美容行為。在許多國家/文化中都存在,例如在東南亞也稱為"Bande Abru"、中東為"Khite"、或埃及的"Fatlah"等,近來更逐漸有在歐美地區,逐漸普及的趨勢。 挽面研究(台灣) 最近林麗英&邱上嘉的研究《 Influence of facial threading on various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of the skin: non-randomized trial involving adult women in Taiwan 》針對「挽面」後的實際-皮膚生理參數-評估研究: 總共18名女性參與者(平均年齡=19歲),進行3次「挽面」實驗──由於挽面效果通常持續2~3週。因此,參加者每隔21天才進行下一次挽面測試──然後透郭3D皮膚檢測儀,分析面部皮膚的相關生理參數──包含:粗糙度、水合作用和黑色素沉著的變化。及記錄皮膚汗毛狀態, 與 參與者的主觀感受。 結果: 3次挽面後→皮膚粗糙度↓26.74%,但皮膚的水合作用和黑色素指數,並無差異。 挽面後實際顯微影像→皮膚表面有些毛髮被完全去除,而有些則被不規則地破壞。 參與者的主觀感受→感覺皮膚變光滑,並有提亮效果。 不過作者也提醒:要注意「消毒」確保挽面工具(如:碳酸鈣細粉&棉線)的衛生──畢竟「挽面」屬物理性破壞(除毛)行為,容易發生過度刺激或細菌感染等的風險。 MSMF觀點: 傳統「挽面」,其實可看作「物理性:去角質+脫毛」行為整合──雖然有"粉體"提供緩衝/順滑作用,但實際上毛囊的"微細"小傷口還是會存在(=輕微發炎),加上刮除表面老舊角質(=皮膚屏障削弱)──建議參照"去角質"後保養,作好「防曬」,以免「挽面」提亮膚色不成,反變黑! PS.《保養品DIY入門教戰手冊》一次搞懂~保養品配方的秘密! PPS. 【BLOG文章~總目錄】My

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集【傳明酸美白修護精華(油+水-配方)】@MSMF 知識PART

圖片
省錢【MSMF護膚保養品DIY】傳明酸美白修護精華 (油+水-配方) (配方成本 1.05 TWD/g) Skincare DIY at home:Whitening Essence with Tranexamic acid (Oil in Water base) ●油+水-配方 →適合冬天(乾冷環境下)使用 ●尤其避免「冬季陽光-感覺不強烈」的假象,而疏忽了美白保養 【配方組成與思路】 ※採[油+水]配方結構→加強皮膚對乾冷空氣的抵抗力。 ※傳明酸為「美白」主力→前端抑制”黑色素生成反應-啟動”。 ※玻尿酸&原B5→幫助保濕。 ※加上[油相]荷荷芭油→有”修護肌膚屏障功能”之作用,能降低水分散失(TEWL)、預防皮膚乾裂。 保養品DIY時~補充→傳明酸美白修護精華 ( 油 + 水 - 配方 ) 當[油相]不同比例時(JOJOBA OIL 3% vs 8%) https://youtu.be/VpHPW2UJH0M *完整配方(+注意事項)&文獻資料→ MySkinMyForum我的美膚論壇 (Google論壇,需mail申請加入) PS.《保養品DIY入門教戰手冊》一次搞懂~保養品配方的秘密! PPS. 【BLOG文章~總目錄】My Skin My Forum 護膚保養品DIY

洗髮精-pH值→對"頭髮"的影響(毛躁/糾結/斷裂...)? @MSMF 知識PART

圖片
從頭髮「等電點(Isoelectric point)」角度出發──洗髮精-pH越高(越鹼性),頭髮(髮絲)越容易-毛躁/糾結/斷裂... 頭髮結構中85%以上是「角蛋白(Keratin)」──理所當然會受到周遭「環境-pH值」影響,而被改變其「氫鍵」或「離子鍵」鍵結(強度),導致頭髮(髮絲)狀態變化,如變毛躁、糾結、斷裂......等。 而現代人,經常使用的洗髮精(乳)等髮類日用品,是比"水"更強有力的「頭髮pH值」干擾物。 洗髮精對"頭髮"的影響 根據《 The Shampoo pH can Affect the Hair: Myth or Reality? 》一文報告: ●頭髮的等電點(isoelectric point)是pH 3.67,即此時頭髮能不帶任何淨電荷,呈電中性──所以當任何施加頭髮上的物質,如"洗髮精"或甚至是"水"而已,其pH值>3.67時,都會促使頭髮帶"負電"電性,而且"鹼性越強(pH越高)",頭髮的"淨負電荷"累積越多→導致頭髮"毛躁"現象越明顯。 ●另外,鹼性環境會使頭髮角蛋白的「水合度(hydration)」上升,吸水體積膨脹,導致毛鱗片打開/翹起,容易造成頭髮"糾結"現象,不好梳理──尤其洗髮精中還含有「陰離子-表面活性劑」,清潔效果越強,越容易大幅洗去頭髮表面的油脂成分。這除了讓水更容易進入毛髮外,洗完頭髮後,水分也容易從裡面跑出來,散失到空氣裡,反而讓頭髮變得更乾燥/不滑順。 ●使用高pH值的洗髮精(如含:皂基-表活),更能輕易影響頭髮角蛋白間的"氫鍵/離子鍵"作用力,造成頭髮變脆弱、易拉扯斷裂──水分子也更容易滲入毛髮中,弱化頭髮的結構強度。 因此,該研究認為: 洗髮精的pH值→會影響頭髮的"電性&鍵結作用"→導致:毛躁/糾結/斷裂......等狀況發生。 因此選擇洗髮精時,應注意其"pH值",以有利自身需求──最好不要超過pH 5.5(頭皮-皮膚pH值),減少髮絲-靜電產生。(調查結果也顯示:美容沙龍用的洗髮產品,有75%的pH值落在5.5左右範圍

常待室內者「防曬,要不要也"按時"補擦?」之研究...@MSMF 知識PART

圖片
美國皮膚科學會建議:防曬產品每2hr補擦一次,確保室外防曬足效──但對常待在室內者之"防曬-補擦"該如何?──來自泰國Siriraj醫院的研究... 我們知道「防曬(紫外線吸收劑)」會隨「時間(曝光)」而逐漸減弱「UV-防護力」──所以包含美國皮膚科學會(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)等許多"健康-單位/人士"都建議: 足量使用(2mg/cm 2 ),並且每2hr補擦一次防曬──來確保你在室外-大太陽底下,依然擁有足夠的UV-防護力,預防曬傷、光老化、甚至皮膚癌(病變)的發生。 但是以上建議,卻往往不提──常待在室內者,如上班族/學生/家庭主婦/銀髮族......等(一天當中暴露於陽光下-時間有限)的這一類人,其"防曬-使用/補擦"該如何做?比較好。 當室內工作者,防曬使用超過2hr後... 最近有一與此相關的研究被發表──泰國Siriraj醫院:招募了20名健康的室內工作人員,在一早上班起始,於臉上塗抹1g的防曬(用量2mg/cm 2 ),之後不再補擦──然後"每2hr"透過VISIA-CR(面部皮膚影像檢測儀),在UV光模式下:拍攝受試者皮膚上的防曬狀況。實驗期間從上午8點~下午4點,他們戶外活動有限,不到1小時。 結果發現:防曬的效力,如預期"隨時間→減少"──但在第一個"2hr",下降最多(平均16.3%↓),之後慢慢下降,至第"8hr"(工作時間-結束時),達28.2%↓。 研究人員結論:雖然只是小型的研究(樣本數低)──但對於室內工作者,早上"一次"塗抹足量防曬,其後時間,可不需要重新補擦防曬了。 (參→ Sunscreen Application to the Face Persists Beyond 2 Hours in Indoor Workers: An Open Label Trial .) MSMF觀點: 防曬劑,尤其化學性紫外線吸收劑,本來就是「見光死」──曝光越多,「UV-防護力」越弱──差別在,你讓它暴露接收到的"光量(UV環境-輻照度)"差。所以實驗結果,當然符合「室內

微脂體(Liposome)研究:用保養品形式,補充葉酸? @MSMF 知識PART

圖片
葉酸(Folate)是孕婦&胎兒健康發育的重要營養素──透過微脂體(Liposome)包覆,結合化妝保養品,改善使用性&儲存安定性... 葉酸(Folate)是人體必需營養素 葉酸天然存在於,包括:綠色蔬菜(如菠菜/油菜/青江菜...)、黃豆製品、瘦肉、肝臟及柑橘類水果中的水溶性維生素──是人體進行造血過程,以及細胞生長/分裂(DNA、RNA複製或修復)代謝時,都必須要用到的營養素。 尤其對孕婦&胎兒健康發育更顯重要──葉酸的缺乏,可能導致胎兒腦及脊髓的先天性發育不全,例如神經管畸形,脊柱裂及無腦等胎兒健康風險;而孕婦本身,也需要葉酸,來支持細胞的快速分裂,以適應懷孕期間的子宮/胎盤-生理變化──如果葉酸不足,往往容易出現貧血、虛弱、疲勞等症狀。 由於人體無法自行製造合成葉酸──因此,衛福部建議:有懷孕計畫的女性,每天應攝取0.4mg的葉酸,確保胎兒與媽媽的健康營養所需。 (參→ 孕期多碘多葉酸,寶寶聰明又健康 ) 葉酸──口服補充外的選擇,用擦的 最近有研究指出:雖然口服補充葉酸,在許多已開發國家,取得了顯著成功。然而,部分發展中國家/地區,仍然大量存在:新生兒-早產/畸胎/發育異常的狀況──原因就在於:當地婦女對口服藥錠的排斥(可能源自文化習俗或衛教觀念不足所致),導致葉酸攝取缺乏;另外,葉酸本身的穩定性不佳(如易遭烹飪高溫破壞),也有影響。 因此Mudra Saurabh Kapoor等人研究團隊,便嘗試利用:微脂體包覆葉酸,再加入一般化妝保養產品──用擦的(經皮吸收)方式,來提供身體所需葉酸營養之可行性?同時兼顧:使用接受度,與室溫存放-穩定度。 (參→ Stable Liposome in Cosmetic Platforms for Transdermal Folic acid delivery for fortification and treatment of micronutrient deficiencies ) 他們利用「大豆卵磷脂成分(Soya phosphatidylcholine, SPC)」搭配不同油酯「硬脂酸(stearic acid, SA)與油酸(Oleic acid, OA)」組合(SPC:SA或OA=9:1,w/w)──形成平均粒徑120nm的微脂體,來包覆葉酸。

苦不苦?皮膚也能「嚐」出來... @MSMF 資訊PART

圖片
科學家發現:在味蕾-味覺細胞以外的身體部位,也有"苦味受器"的存在... 「吃」是有風險的──雖然食物提供了身體所需的能量和營養,但也可能將「毒素(化學物質、微生物或寄生蟲等)」吃下肚──因此,人類演化出:味覺五感(酸/甜/苦/鹹/鮮)來:初步引導食物的選擇。 食物有苦味=有毒/有害? 其中由於「苦味」常與「毒素」並存──雖然並非所有毒素都是苦的;或者,苦味食物就等於有毒(例如苦瓜)──但人們天生就是會盡量避免吃「苦」。(從嬰兒表現最明顯,這類排斥心理反應,已寫入遺傳基因裡。 參→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ant Facial Expressions and Food Acceptance ) 苦味-味覺受器(taste receptor type 2, TAS2R) 而近些年來「苦味-味覺受器(taste receptor type 2, TAS2R)」還被發現存在於「味蕾(taste buds)」之外的其他身體部位,如:呼吸道、胃腸道等區域,協助免疫防禦系統──在病菌感染時,「苦味-受器」可以早期偵測到這些病菌(代謝分泌物)的存在,進而誘發相關免疫反應,來協助清除病菌。 例如:鼻腔中的TAS2R38苦味-受器,就被發現能感知:由綠膿桿菌( Pseudomonas aeruginosa )和其它革蘭氏陰性細菌(Gram-negative bacteria)分泌的acyl-homoserine lactone(AHL)定額感應子(quorum-sensing molecules)──然後活化鈣離子調控之NO的產生,刺激黏膜纖毛反應排除細菌,並有直接的抗菌作用。 (參→ T2R38 taste receptor polymorphisms underlie susceptibility to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) 皮膚也存在「苦味-受器」 最近更有研究《 Personalized expression of bitter "taste" receptors in human skin 》指出: 人體皮膚的角質細胞(keratinocytes)也存在「苦味-受器」──雖然實驗結果顯現「個體差異性」極大,並非每

下一世代「天然+永續」的防曬劑(光保護劑)成分──海藻萃取?@MSMF 知識PART

圖片
生活於海岸潮間帶的藻類,每天遭受:強烈陽光(UV)曝曬+高鹽度海水浸泡──演化出獨特「防曬/光保護-分子」幫助生存。因此... 做好「防曬」是降低皮膚癌風險的良好對策 但是有研究發現:目前常用的防曬劑成分,可能傷害自然環境──例如造成海洋珊瑚礁白化(死亡)。所以美國夏威夷州更直接立法:禁售含有紫外線吸收劑成分Oxybenzone與Octinoxate的防曬品──以保護珊瑚礁生態。(將於2021年正式實施) (參→ 保護珊瑚礁-夏威夷立法禁用2種防曬劑 @MSMF 資訊PART ) 可是限制這些防曬劑成分的使用,將大大衝擊目前既有防曬品「配方」的組成──畢竟,光就上述兩成分來看,就佔據市場70%↑的防曬產品──有哪些防曬成分可以適當取代?維持「防曬效力」,同時保持「安全性&配方安定性」,並且能滿足消費者的「使用舒適性(不黏膩/厚重/死白......等)」,都還要重新加以測試/驗證。 因此夏威夷的防曬劑-禁用令,是好是壞?還有待未來的觀察結果! (好的方面:海洋友善,避免珊瑚礁死亡──影響海洋-漁業/旅遊-經濟效益。) (壞的方面: 美國皮膚科學會 認為這限制令,會更加深皮膚癌罹患風險──尤其夏威夷州本身,黑色素瘤-致死率,已經「高於-全美平均30%」情況下。) 防曬劑-未來新方向 不過,不管未來法規會如何演變?尋找新一代的紫外線吸收劑(防曬成分)是勢在必行的──尤其最好能同時兼顧「有效+安全+天然+永續」的要求。 因此,轉向「自然界」搜尋「天然-防曬/光保護劑-成分」便成為化妝保養品業界,原料開發研究的新方向。例如:篩選「次級植物代謝產物(secondary plant metabolites, SPM)」──畢竟植物在暴露於太陽光數億年後,已發展出利用SPM,來將太陽(UV)光能,轉換成對自己有利的能量供給。 (參→ 防曬新未來──純天然植物防曬成分SPMs @MSMF知識 PART ) 而其中生活於海岸潮間帶(=惡劣環境:退潮時-陽光UV強烈照射、高熱、脫水;漲潮時-高鹽濃度海水浸泡、滲透壓變化、溫降;漲退潮之間-海浪拍打...等)的「藻類」──因其生長快速,加上全球-海洋區域佔70%,資源豐富──因而「海洋-藻類」便成為「天然-防曬/光保護劑-成分」的可靠來源首選。 來自「海藻」的防曬/光保護劑-成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