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4月, 2018的文章

便宜又實在──傷口加「糖」癒合速更快 @MSMF 資訊PART

圖片
BBC報導:來自辛巴威貧困地區的Moses Murandu證明──「糖」加速皮膚傷口癒合,免用抗生素,也不用擔心細菌感染..... BBC Future Story《 The Hidden Healing Power of Sugar 》 By Clara Wiggins  報導: 一位生長在辛巴威貧困東部高地的男孩Moses Murandu,因為家中貧窮缺乏傷藥,所以從有記憶以來:每當發生意外擦傷或割傷時,父親總是在傷口上抹鹽處理──只有在少數幸運的日子,父親可以用略有餘裕的金錢,買刺激度更弱的「糖」來敷蓋傷口──並且他注意到,似乎用糖處理的傷口,癒合得更快──但直至Murandu長大後,進入英國衛生體系(UK’s National Health System, NHS)當護士,才驚訝地發現:糖,並不是傷口治療的正式(藥)用品。 於是囿于童年的深刻記憶與經驗,他開始驗證「糖vs皮膚創傷」的治療可行性? 概念很簡單──Murandu說:你所做的一切就是將糖倒在傷口上並在上面塗上繃帶。顆粒吸收任何水分,使細菌無法繁殖。沒有細菌,傷口癒合得更快。 Murandu的努力已經成功引起醫界的關注,越來越多研究團隊加入關「糖vs傷口癒合」的相關研究──例如: Muhammad Yar等人研究:核糖(ribose)、岩藻糖(fucose)和鼠李糖(rhamnose)對促進血管增生,加速傷口癒合的影響──發現: 以含「 糖分子」的水凝膠貼片處理 傷口, 其癒合速度更快。 (原文→   Deoxy-sugar releasing biodegradable hydrogels promote angiogenesis and stimulate wound healing ) 含糖水凝膠貼片,明顯傷口癒合更快。 by Muhammad Yar et al. Materialstody Communication V.13, Dec 2017, P 295-305 而另外一種天然的糖源「蜂蜜」──更是自古傳統醫學中,用來治療傷口的重要成分之一。 在Reham F. El-Kased等人研究中,確認含有75%蜂蜜的水凝膠創傷敷料,不僅僅起覆蓋作用,為癒合提供乾淨的濕潤環境,而且直接有助於增強組織再生和恢復。 (原文→ Honey

奈米級新發現:皮膚表面紋理隨季節改變 @MSMF 資訊PART

圖片
研究顯示:角質細胞表面納米級突起數增加,與"皮膚炎&天然保濕因子(NMF)的缺乏"有相關... 人類角質細胞上的納米結構。(a)通過皮膚膠帶剝離法獲得表面角質細胞。通過原子力顯微鏡掃描粘附在膠帶上的角質細胞的基底(底部)表面。(b)儀器分析計算掃描區域20μm2中環狀結構,賦予皮膚紋理指數(DTI)。(c)同一人在冬季vs夏季從臉頰與手上採集的四個樣本所呈現的DTI值(為10次掃描平均值)。  引用出處 https://onlinelibrary.wiley.com/doi/full/10.1111/bjd.16150 最近,在英國皮膚病學期刊( 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)上發表的一篇論文: 研究團隊招募了八十名健康志願者(丹麥人,其中76人為白人,4名非白人),並將其分為年輕組(18~40歲)與年長組(>70歲),男/女比為1:1──然後分別在冬天與夏天──利用皮膚膠帶剝離法從志願者的臉頰及手背部位取得皮膚樣本。 這些樣本(1)透過原子力顯微鏡(Atomic Force Microscope, AFM)掃描表面紋理,統計分析後賦予皮膚紋理指數(Dermal Texture Index, DTI);(2)利用高效液相層析儀(high‐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, HPLC)檢測樣呠中天然保濕因子(Natural Moisturizing Factor ,  NMF)的含量。 比較結果發現 ──臉頰皮膚 NMF:夏天 > 冬天 & DTI:冬天 > 夏天。( 其中NMF:年長組>年輕組) ──手背皮膚 NMF:冬天 > 夏天 & DTI:冬天 ≒ 夏天。( 無顯著差異。但僅分析年輕組DTI:冬天 > 夏天)。 根據作者表示:這些發現 ──受季節氣候轉變,皮膚角質細胞表面超微結構的變化──可能為冬季容易皮膚乾燥與皮膚炎的季節性差異提供新的線索。 (原文→  Changes in filaggrin degradation products and corneocyte surface texture by season  ) PS.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/配方,一次擁有

瘧疾研究:瘧原蟲操縱人體散發"吸引蚊子"氣味 @MSMF 資訊PART

圖片
從肯亞學童身上發現:瘧疾感染者散發更高濃度的醛類物質,更易吸引蚊子叮咬 ──而醛類,也是日常-香水/芳香劑/洗衣精...等香氛產品中常見成分。 根據 SCIENCE的報導 : 研究人員比對肯亞(Kenyan) 45名學童──其中部分學童感染了瘧疾;另些則無──所穿的「襪子-氣味」對蚊子的吸引力? 結果發現: 蚊子更偏好感染瘧疾者所穿的襪子! 然而當同一位感染者的襪子──藥物治療後(3周)VS感染時所穿──約有60%的蚊子,飛往感染時的襪子; 其他身體健康的學童,同人在不同時間點取得的襪子氣味──對蚊子吸引力,則沒有差異。 顯然, 當人體感染瘧疾時,皮膚所散發的氣味必定特異之處,才會更受蚊子青睞。 而透過分析後發現: 感染瘧疾的學童,皮膚散發出更高濃度的「 醛(aldehydes) 」類物質──包括 庚醛(heptanal)、辛醛(octanal)和壬醛(nonanal) 等──這些化學成分極易揮發,並帶有特殊「水果-氣味」,容易被蚊子的觸鬚所偵測到,吸引蚊子前來叮咬。 如此一來,對瘧原蟲而言,就更有利於自身族群的繁衍──但就流行病學角度來說,卻大大地增加瘧疾的傳染率。 至於瘧原蟲如何操控感染者身體──產生更多的醛類氣息,吸引蚊子? ──確切的機制仍有待更進一步的研究。 但是醛類物質早已充斥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──舉凡帶有「香氣」的產品,如:香水、洗髮精、空氣芳香劑、洗衣精、或五香粉.....等,或多或少都存在醛類分子。例如著名的香奈兒5號(Chanel N°5)香水,就是加入醛類調和花香,才衍生出其獨特又多層次的香氛氣息。 這會不會也是對蚊子更進一步的教育訓練「凡有: 醛類氣味處 = 人類存在 = 食物(血液)供應處?」 (誤) 期待科學家們,能從「瘧原蟲vs醛類vs蚊子」關係中 ──找出更好預防蚊子叮咬的方法,來將 「殺人動物-排行榜」第一名的兇手「蚊子」(每年造成約75萬人死亡) ,拉下榜來。 PS.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/配方,一次擁有《保養品DIY入門教戰手冊》 https://myskinmyforum.blogspot.tw/p/diy_6.html PPS. 超省錢【MSMF護膚保養品DIY】植物油-防蚊乳液(噴霧) 影片

2018 In-Cosmetics Global 最佳創新保養成分 @MSMF 資訊PART

圖片
2018護膚保養創新領域: 最佳「活性&功能性」成分之金/銀/銅獎... 稍早在阿姆斯特丹(Amsterdam)剛剛結束的2018 In-Cosmetics Global大會──護膚保養創新領域: (參→ http://www.in-cosmetics.com/en/about-the-show/show-features/in-cosmetics-Awards-2018/ ) 【最佳保養活性成分】 銅獎:ECOBIOTYS ® , SILAB     為酵母提取物(INCI: Yeast Extract)──從植物的微生物群中提取之仿生成分,期以影響皮膚的微生物群。 (參→ http://www.silab.fr/produit-105-ecobiotys_chn.html ) 銀獎:SEBOCLEAR-MP , RAHN AG     為生物類黃酮(INCI: Propanediol, Bioflavonoids)──来自柘樹( Maclura cochinchinensis )葉子萃取,針對油性肌膚需求。 (參→ https://www.rahn-group.com/zh/cosmetics/news/sebocleartm-mp-balanced-microbiota-in-ageless-skin/ ) 金獎:MossCellTec ™ No. 1 , Mibelle Biochemistry     為苔癬原絲提取物(INCI: Phytol, Isomalt, Water)──基於苔蘚( Physcomitrella patens )類植物對環境極強的抵抗力,其原絲(protonema)培養物提取,強化肌膚對防護能力。 (參→ http://mibellebiochemistry.com/products/mosscelltec-no-1/ ) 【最佳保養功能性成分】 銅獎:Desert Milk ™ , Vantage Specialty Ingredients, Inc. (formerly Lipo Chemicals)     Desert Milk (INCI: Water, Simmondsia Chinensis (Jojoba) Seed Oil

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集- 溫感磨砂去角質凝膠 @MSMF 知識PART

圖片
超省錢【MSMF護膚保養品DIY】溫感磨砂去角質凝膠 (配方成本 0.45 TWD/g) Skincare DIY at Home: Exfoliating Scrub with Warming Sensation(recipe) MSMF護膚保養品-在家DIY-系列──溫感磨砂去角質凝膠(oil-in-Glycerin, O/G配方) 【配方組成】 [水相] 為甘油,包覆 [油相] ,形成 [甘油-包-油酯(oil-in-Glycerin, O/G)] 結構, 搭配 [乳化劑] 及去角質 [磨砂-粉體] 。 【配方思路】 甘油 ,提供磨砂時的”潤滑”需要,並能為皮膚帶來溫熱感,同時幫助增加 表皮角質 的水合度,提供潤膚作用。  而 磨砂去角質 的主角,為 “ 核桃殼粉 ”──屬不規則形狀並具有菱角的多面體顆粒,提供較強的物理摩擦效果。  油相 部分:荷荷芭油、玫瑰果油、維生素E 及茶樹精油 ,提供潤膚作用外,亦可作為 “護膚保養-活性” 訴求成分!  而 乳化劑 部分,協助增稠;並在去角質完成最後沖洗時,產生遇水乳化(變白)現象,好清洗。 PS. 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集-配方的五大結構組成 @MSMF 知識PART PPS.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/配方,一次擁有  →  《保養品DIY入門教戰手冊》 (可下載版) ║ 《保養品DIY入門教戰手冊》 (線上閱讀版)

錯誤示範: 32歲男,擠痘痘,下巴竟腫成「麵龜」 @MAMF 就想說說PART

圖片
蘋果報導 :一名32歲男子下巴長痘痘,老婆幫擠痘,竟引發蜂窩性組織炎,原本小小的痘痘,腫脹成「麵龜」般大小... 擷取自新聞畫面:蘋果日報, 男亂摳痘痘 下巴腫成麵龜 【黃仲丘╱台北報導】 隨著夏天來臨,天氣逐漸變熱,皮脂的分泌量也會隨著增加(每上升1℃,皮脂分泌+10%) ──所以,痘痘出現的機率也跟著變高。 當皮脂阻塞的毛孔發展成痘痘時,表示內部已經開始發炎了──此時毛孔內壁的皮層,滲漏性增加,以利免疫細胞進入並執行免疫工作。 因此外部施加的壓力,往往容易導致原本就脆弱的毛孔壁(屏障)破損更嚴重,使得細菌/抗原反而大舉入侵皮膚真皮層,引發更深的傷害──也是痘痘癒後會遺留痘疤或痘斑等外觀的主因。 更別說報導提及:擠痘痘前居然未先作好消毒工作,就直接徒手擠痘痘──不但助攻原本的 痤瘡桿菌外,還加送手上的各式細菌資敵── 根本就雪上加霜。 所以,若不想等「大痘痘」慢慢自然痊癒,還是找皮膚科等專業人士來處理為佳! PS.猜你感興趣→ 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集-如何設計”抗痘”配方? @MSMF 知識PART PS.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/配方,一次擁有《保養品DIY教戰手冊》 https://myskinmyforum.blogspot.tw/p/diy_6.html

研究:老化導致的皮膚乾燥,不是由屏障功能下降引起的 @MSMF 資訊PART

圖片
皮膚中「水通道蛋白(Aquaporins, AQPs)」的表現量隨著衰老而降低,是造成皮膚乾燥的主因之一。 因老化而發生的皮膚乾燥現象,除了已知與玻尿酸(hyaluronic acid)、 神經醯胺(ceramide)和膠原蛋白(collagen)的減少相關外──Nobutomo Ikarashi等人的研究發現:「水通道蛋白(Aquaporins, AQPs)」的表現量低弱(尤其AQP-3),是導致皮膚保濕度不足的主因。 (參考文獻→ Relationship between Aging-Related Skin Dryness and Aquaporins ) 他們從小鼠皮膚的實驗發現: "幼"鼠與"老"鼠皮膚的TEWL並無顯著差異,但是"老"鼠的皮膚含水量,卻明顯低於"幼"鼠者──皮膚顯得比較乾燥。 究其原因,發現是"老"鼠皮膚中的AQPs表現量低於"幼"鼠者 ──導致老化皮膚中水分的有效傳輸變弱(保濕保養的「活水」效能不足),缺乏足夠水分補充細胞所需,使皮膚變乾。 (參閱→ 肌膚「保濕」配方設計──四大思路:補水/儲水/活水/鎖水──提供由內到外全面保濕的護膚保養品 ) 由此實驗可推得,針對老化因素導致的皮膚乾燥現象── 尋求增強細胞活力,促進新陳代謝的活性成分 ,會比單純補充鎖水油膜、多元醇類或NMF等保濕因子成分,要來的更具CP值。 而且 AQPs對皮膚來說,不止與幫助保濕有關,在皮膚生理(細胞的分化與增殖的過程)中,更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 ── 如: AQP-3就涉及皮膚中脂質的代謝,以及角質形成(細胞增殖和分化)的調節,並且也被認為對傷口癒合有重要影響。       AQP1與黑素細胞有關,表達下降可能導致老年性色素雀斑,老年性白班等。       AQP9在角質形成細胞和朗格漢斯細胞中表達。       AQP7在脂肪細胞中表達,但對它們在皮膚中的功能知之甚少。......等。 (參考文獻→  Relationship between Aging-Related Skin Dryness and Aquaporins ) (參考文獻→  Skin aquaporins: f

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集-如何配製75%消毒用酒精? @MSMF 知識PART

圖片
將95%酒精稀釋成75% → C 1 V 1 =C 2 V 2  計算 How to prepare 75% ethanol (from 95%ethanol) MSMF護膚保養品-在家DIY-系列──將95%酒精稀釋成75%消毒用酒精   ● 因為稀釋前/後:酒精總含量不變     →所以根據公式C 1 V 1 =C 2 V 2  →→只要計算加多少[水]量?即可。 ● 舉例來說: 95%的酒精200ml,依公式計算,需要加水53.33ml稀釋,方可得75%消毒用酒精。 PS.75%消毒用酒精-補充: *作用機轉: 會傷害微生物的細胞膜,並造成蛋白質變性,使微生物死亡。 *有效範圍: 主要對細菌效果最佳 ;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其次,對部分 病毒/黴菌 有殺滅作用,但如腸病毒、諾羅病毒、流感病毒等則不具消毒效果;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至於像枯草桿菌、肉毒桿菌等產生的芽苞,則完全無效。 *特性: 酒精消毒具有廣效性,且作用速度快               加上易揮發(不殘留),故經常用於皮膚與器具表面的消毒               酒精濃度70~80%的殺菌效果最佳               ──濃度太高,會使細菌膜蛋白迅速固化,反而形成堅固包膜,妨礙酒精滲入細胞內作用,無法有效殺菌;               ──濃度太低,則滲透力不佳,缺乏足夠作用效力。              使用酒精消毒的缺點是,會引起皮膚乾燥, 與刺激感, 並容易嚴重傷害黏膜部位  PPS.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/配方,一次擁有  →  《保養品DIY入門教戰手冊》 (可下載版) ║ 《保養品DIY入門教戰手冊》 (線上閱讀版)

白天受傷比晚上好──因為-白天傷口-癒合更快 @MSMF 資訊PART

圖片
研究:在白天遭遇燒燙傷的皮膚,比在晚上遭受者,傷口平均提早11天癒合──因為... 根據英國醫學研究委員會劍橋分子生物學實驗室表示: 在調查了118 名燒燙傷患者身上發現,傷口在「白天vs夜間」時段發生──其復原速度不一樣 ──在夜間受傷者,平均需要28天才能治癒;而白天受傷,卻只要17天就能癒合,雙方差了11天之久。 (參→ Circadian actin dynamics drive rhythmic fibroblast mobilization during wound healing ) 進一步探詢原由, 發現此差異的產生,歸因於皮膚內建的「生理時鐘」影響。 傷口的癒合關鍵在「纖維母細胞(Fibroblast)」的活化──其提供傷口地基/骨架(膠原蛋白、胞外間質等),使後續新生的皮膚結締組織及微血管,有所根據發展──因此纖維母細胞抵達傷口處的速度,就大大地影響此傷口的復原速率。 研究發現:猶如物流轉運業的肌動蛋白(Actin)等相關生物分子,在白天時比較活躍,工作效率較高;但是到了晚上,會紛紛轉為休息狀態,幾乎停止運送作業──因此,夜間的皮膚纖維母細胞就難以在第一時間與充足數量,抵達受傷的區域,立即進行修復工作。 這「移動速度-快/慢 VS 日/夜」的現象,也被研究人員錄製成影片──可明顯看出「白天vs黑夜」的不同: 出處:SCIENCE,  Daytime wounds heal more quickly than those suffered at night   因為皮膚內建的生理時鐘關係,導致皮膚生理狀態的不同反應(效率)。 事實上,在護膚保養應用中也不少見。例如:我們知道黑色素細胞製造好的黑色素,需要運送至角質細胞,才能完整發揮防禦紫外線的功用,但肌膚也往往會變黑──而這運送的「貨車」就有肌動蛋白參與。 因此在美白保養活性中,原料商就有開發一成分「歐百里香萃取(Thymus Serpillum Extract)」──宣稱能抑制肌動蛋白活化,如同進入「夜間」休息時段,讓製造好的黑色素無法出廠,囤積於黑色素細胞中,進而達到美白膚色的美容保養需求。 PS.或許您感興趣 《 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集-如何設計"美白"配方? @MSMF 知識PART 》 PPS.護膚保養品D

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集-減少肌膚乾澀/脫屑/脫皮的配方解法 @MSMF 知識PART

圖片
針對乾燥(起屑)肌膚──利用「保濕劑&潤膚劑」──幫助皮膚(角質)快速回復正常含水(保濕)度。 「保濕」訴求的保養品配方 DIY :     針對乾燥皮膚,你可以在配方中搭配此兩類成分── 1.保濕劑& 2.潤膚劑     ──來達成「快速減少肌膚乾澀/脫屑/脫皮狀態」的目標。 1.保濕劑(Humectant)     包括甘油(glycerin)、尿素(urea)和咯烷酮羧酸鈉(Pyrrolidone Carboxylic Acid, PCA)...等成分。透過將「水」從下面的真皮層吸引到角質層中,來恢復表皮層的含水度。     例如「甘油」等多元醇類,由於「成本便宜」又「吸濕效率高」,所以經常被使用於各式化妝保養品配方中。但是這些「醇類-保濕劑」(尤其使用比例高時),卻會帶來「黏TT」的副作用──是配方設計與調配的一大挑戰。 2.潤膚劑(Emollient)     藉由在皮膚表面形成「防水-油膜」的物理性屏障,隔絕水分子散失至體外。     根據其結構組成,還能再細分出「 封閉型(Occlusive) 」與「 潤膚型(Emollient) 」     (1)封閉型 ──常見者如凡士林(petrolatum)、蠟類(waxes)、或矽靈(silicones)等原料成分,「防水」效果非常好,但是往往容易伴隨「厚重/油膩」感,明顯有東西黏附皮膚上──所以往往需要「高鋪展度(潤膚型)」油酯搭配使用,來改善配方整體膚感並兼顧高保濕性。     (2) 潤膚型 ──能提供某種程度的「封閉」性能,但主要作用是幫助潤澤/平滑表皮角質。許多動/植物性-油(oil)、脂(Fat 或butter)或人工合成酯(esters)均屬此類。潤膚型往往具有較高的鋪展性──但彼此間差異也大,故在配方中的組合選擇,會極大地影響成品於皮膚上使用時的膚感。          另外,多數潤膚型油酯,因通常包含有如: 亞麻油酸(Linoleic Acid,ω-6)、次亞麻油酸(α-Linolenic Acid,ω-3)...、或維生素B、E...、胡蘿蔔素(carotene)、礦物質...等可以滋養皮膚的營養成分,所以還能提供保濕之外的護膚需求(活性作用)。 PS.相關文章→ 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集-如何設計&

還在煩惱狐臭異味、痘痘、搔癢、頭皮屑...等肌膚問題嗎?解藥可能就在你身上「皮膚-益生菌」@MSMF 知識PART

圖片
人人天生就擁有的天然保養品成分──「皮膚-益生菌」對皮膚的三大好處... 從出生後幾個小時內,皮膚上微生物就開始與我們24hr終生生活在一起。 這些人體皮膚的正常菌叢裡,有好有壞──例如常見皮膚過敏、痘痘發炎、搔癢、皮屑(頭皮屑)、狐臭/異味......等問題,往往都是受到皮膚上「壞菌」影響導致。 因此,為什麼要增加「皮膚-益生菌」? 就是想透過「好菌」對抗「壞菌」──來改善這些皮膚問題。 皮膚「益生菌(Prebiotic)」對皮膚的好處在: 1.佔據生長資源、環境,分泌抗菌肽→排擠有害菌      避免伺機性病菌危害,預防發紅搔癢症狀。    *例:皮膚正常菌叢之一的痤瘡丙酸桿菌,同樣會存在於「長痘痘的肌膚」與「白淨(不長痘痘)皮膚」上,但是研究發現:痘痘肌膚的痤瘡丙酸桿菌,往往屬於RT4&RT5菌株(strains);而白淨皮膚,則幾乎都有另一種RT6菌株──故若能過益生菌應用方式,促進RT6-痤瘡丙酸桿菌(好菌)生長,排擠RT4、RT5(壞菌),能幫助改善痘痘肌膚問題,同時消除過度使用抗生素所帶來的抗藥性風險。 (參考文獻  Propionibacterium acnes Strain Populations in the Human Skin Microbiome Associated with Acne )    *或:唾液鏈球菌( 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)會分泌一種類細菌素抑制物質(Bacteriocin-Like Inhibitory Substances),測試發現能殺死痤瘡丙酸桿菌。 (參考文獻  Inhibition of Propionibacterium acnes by Bacteriocin-Like Inhibitory Substances (BLIS) Produced by 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) 2.益生菌代謝產物→刺激新陳代謝     促進角質健全,提升屏障功能。    *例:實驗發現使用含10%長雙歧桿菌-溶菌液(Bifidobacterium longum lysate)的乳霜,能增強受試者皮膚對冷/熱、及乳酸(化學刺激)的抵抗力,強化皮膚屏障功能。 (參考文獻  Bif

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集-省錢DIY: 雙B卸妝液 @MSMF 知識PART

圖片
超省錢【MSMF護膚保養品DIY】雙B卸妝液 (配方成本 0.16 TWD/g) Skincare DIY at Home: Double B Make-up Remover (recipe) MSMF護膚保養品-在家DIY-系列──「雙B卸妝液 」配方: 【配方組成】 參考 「化妝水(劑型)」 配方要點,並調高「表面活性劑」 比例。 基礎-化妝水-配方要點【MSMF護膚保養品DIY】SkincareDIY at Home: Basic Lotion formula 【配方思路】 卸妝液主要利用「表面活性劑-作用」 來卸除彩妝。 而選用「非離子型表活」,相對比較溫和。 另外,搭配的「多元醇類」, 亦有少許助溶彩妝作用。 至於「活性部分( B3、B5)」則少量添加──畢竟,卸妝液以「清潔」為主要目的。 PS.完整配方→  MySkinMyForum我的美膚論壇  (Google論壇,需mail申請加入) PPS.更詳細教學內容→  《保養品DIY入門教戰手冊》 (可下載版) ║ 《保養品DIY入門教戰手冊》 (線上閱讀版)

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集-省錢DIY: 茶樹卸妝油(遇水乳化) @MSMF 知識PART

圖片
超省錢【MSMF護膚保養品DIY】茶樹卸妝油(遇水乳化,配方成本 0.6 TWD/g) Tea Tree Cleansing Oil (Oil-to-Milk Cleanser recipe) MSMF護膚保養品-在家DIY-系列──「茶樹卸妝油(遇水乳化) 」配方: 【配方組成】 參考[油劑-配方要點] https://youtu.be/cpslMnSsTpA 以"油相"為主體+"表面活性劑"&少量"水相"。 【配方思路】 卸妝油以"油-溶油"方式,達"卸妝/清潔"目的, 搭配合成酯,能更快溶解防水性彩妝產品,卸除效果更好。 另外添加"表面活性劑",除了使卸妝油遇水後能發生"乳化(變白)現象,並容易被水沖洗,減少殘留油膩外。 "表面活性劑"本身亦具有卸妝作用。 "維生素E 醋酸酯"幫助抗氧化──加上"荷荷芭油"與"茶樹精油"──作為護膚訴求活性成分 配方中少量的"水",為幫助卸妝油呈現"透明狀"。 另外,亦可於"此相"加入想要的水溶活性成分。 PS.建議:後續追加使用洗面乳、潔顏慕斯......等清潔產品,徹底洗淨。 PPS.完整配方→  MySkinMyForum我的美膚論壇  (Google論壇,需mail申請加入) PPPS.更詳細教學內容→  《保養品DIY入門教戰手冊》 (可下載版) ║ 《保養品DIY入門教戰手冊》 (線上閱讀版)

未來購買的"化妝/保養品"──即將發生8 大轉變 @MSMF 資訊PART

圖片
新版化妝品法規-懶人包:立法院2018/04/08三讀通過化妝品衛生管理條例修正案──8 大重點...... 為與國際接軌,降低與國際市場的法規障礙,提升我國化妝品產業之國際競爭力, 昨日(4月10日),立法院三讀通過「化妝品衛生管理條例修正案」──法律名稱變更為「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」。 【懶人包】此次修正案內容 8大重點: (詳參 https://www.fda.gov.tw/TC/newsContent.aspx?cid=4&id=t417686 ) 1. 修改化妝品定義 → 將非藥用之牙膏及漱口水納入化妝品管理。 2. 產品登錄制度 → 化妝品上市前登錄電子系統,產品資訊公開透明。 3. 建立產品資訊檔案(PIF) → 化妝品廠商建立符合科學且完整的產品安全與功能資料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→  由專業領域的安全資料簽署人員確認產品安全。 4. 化妝品優良製造準則(GMP) → 製造廠須建立良好品質管理系統,穩定產品生產品質。 5. 特定用途化妝品查驗登記 → 修正「含藥化妝品」名稱,變更為「特定用途化妝品」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→ 新法實施5年內(轉換期),逐步以「PIF」與「產品登錄制度」取代之。 6. 主動通報、邊境查驗&下架回收 → 定明廠商應對化妝品引起之嚴重不良事件,或產品有衛生安全/危害應採必要處置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→ 加強源頭管理,定明邊境管制抽查、抽樣措施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→ 定明違規廠商應限期回收或銷毀。 7. 廢除刑事罰、提高罰鍰(增"吹哨子"條款) → 配合國際趨勢除罪化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→ 涉及衛生安全

Johnson & Johnson又敗訴──爽身粉致癌案,判賠3700萬美金 @MSMF 就想說說PART

圖片
蘋果日報報導 :美國紐澤西州一名在銀行界工作的男子(Stephen Lanzo),指稱使用嬌生嬰兒爽身粉30多年而罹癌,日前獲陪審團裁定嬌生應賠償他與妻子共3700萬美元(約11億元台幣)... 這「嬌生-爽身粉」舊案──其實主要卡在產品主原料「滑石粉(Talc)」中含有不純物「石綿(Asbestos)」。 「石綿」是天然纖維結晶狀的矽酸鹽類礦物質──因其纖維非常微小,容易飄浮空氣中,被吸入至肺部沉積,引發病變(e.g.肺部纖維化、癌症等),被世界衛生組織(WHO)列為第一類致癌物質。 根據 每日郵報(Daily Mail)的報導 : Johnson & Johnson敗訴的關鍵證據,是1969年的一份內部備忘錄,其內容有提到該公司的滑石中含有石綿污染物。 雖然Johnson & Johnson強調,已全面檢測這些滑石粉產品,確認無石綿汙染──但是仍有6610件與滑石粉相關的訴訟正在進行中。 也許過一陣子──「嬌生-爽身粉-判賠XXX金額」報導──又會再次出現於新聞版面。 個人想法: 其實只要選用合乎「化妝品等級」的原料,加上優良的供應商配合,基本不可能使用到含石綿......等不純物質的滑石粉。 而且「滑石粉」本身是無辜的──其主要成分是矽酸鎂鹽(Magnesium Silicate),被CIR(Cosmetic Ingredient Review)評估是安全的;歐盟化妝品法規也勻許使用。 (詳細可參考 http://www.cosmeticsinfo.org/ingredient/talc-0 ) 當然也不能排除,因為利益/貪婪──廠商掛羊頭賣狗肉,偷用「工業級」的原料。 小小「自保之道」就是:別貪小便宜,一分錢一分貨;並慎選配合的供應商。 或者改挑選,成本較高點的「植物-澱粉類」粉體,如玉米澱粉(Cornstarch)...等。 不過若是遇到不肖廠商,似乎又會回到上述「掛羊頭賣狗肉」劫難。 另外,植物性粉末通常比礦物粉體,更容易遭遇發霉等微生物污染狀況,相對需要更嚴謹的配方控制(防腐/保存)。 PS.完整配方→  MySkinMyForum我的美膚論壇  (Google論壇,需mail申請加入) PPS.更詳細教學內容→  《保養品DIY入門教戰手冊》 (

為何清潔後皮膚會感覺緊繃乾癢? @MSMF 知識PART

圖片
肥皂、清潔劑vs皮膚敏感(刺激性)──背後的科學原理簡述... 不管洗臉、沐浴或洗髮等「清潔」行為,都是與皮膚(健康&疾病)息息相關。 而從古代人利用草木灰(鉀肥/鹼劑)與動物脂肪反應,製造鉀皂開始──清潔用產品,便逐步融入人類的關鍵日常活動。 但 「為何清潔後皮膚會感覺緊繃乾癢?」 ──目前還沒有人知道確切的答案,然而有個普遍被廣泛接受的理論...... 「清潔行為→導致角質屏障功能下降→經皮水分散失量(Trans-Epidermal Water Loss, TEWL)上升+表面活性劑滲入→引發乾燥、刺激搔癢。」 以下,從現今市面上 4大類「主要組成」的清潔類型 產品──來簡單描述: 肥皂、清潔劑vs皮膚敏感(刺激性) 的關係。 1.肥皂(傳統工藝)    通常利用動/植物的 [天然油脂] + [鹼劑] 進行 皂化反應 ,生成 [脂肪酸鹽類] ,即 「皂」 。    一般配製的皂化率近100%,加上鹽析去除甘油提純──所以,肥皂的清潔力極佳。 *但因高pH值,所以容易引起角質層蛋白質結構變化,造成 角質層腫脹(swelling of the stratum corneum) ;   進一步導致更多的皂分子,滲入皮膚角質層中,促使更多角蛋白「 過度-水合(hyperhydration)」 ,引發屏障功能低弱。   所以洗完臉後,往往因過多的細胞間脂質、NMF...等成分流失,加上角質層通透性上升,使皮膚TEWL增加,然後導致皮膚乾燥緊繃感發生。 2.肥皂(現代化工藝)    常以牛油、堅果油、椰子油、棕櫚油......等油脂提煉而成的 [脂肪酸](常見C12~18) + [鹼劑] 行皂化反應產生。    通常皂化率取80%,讓多餘的未皂化脂肪酸,提供賦脂性,避免皮膚脂質過度流失,並降低TEWL──但相對清潔力被削弱。(這些刻意保留的[多餘油脂]方式,被稱為superfatted) *同樣因高pH值,所以容易造成角質層腫脹;但多餘油脂削弱皂分子滲入皮膚機率,角質層屏障功能傷害性比傳統肥皂者小一點。 3.合成-清潔劑    因具有較低的鹼性pH,所以相對於「皂基」有較少的細胞間脂質流失──也更接近皮膚天然pH範圍(弱酸~中性)。    合成-清潔劑,可依其在水中解離後所

物理防曬「不死白」的原因? @MSMF 知識PART

圖片
將二氧化鈦(TiO2)與氧化鋅(ZnO)粉體等物理性防曬劑「奈米化」──降低光線「反射」度,增加「散射」度──但是...... 來源 https://pixabay.com 一般來說,物理性防曬劑對光穩定性高,不會滲入皮膚,故不易引起刺激過敏反應──廣受敏感性膚質歡迎。 但早期純物理防曬配方有個重大缺點,就是當物理性防曬劑── ●二氧化鈦(TiO2)&氧化鋅(ZnO)粉體──用量「高%」時 → 因反射光線增加,產生嚴重白感,使膚色"死白",。 ●二氧化鈦(TiO2)&氧化鋅(ZnO)粉體──用量「低%」時 → SPF值拉不上去,防曬效能不足。 因此為了解決這缺陷,逐漸推出「奈米化」二氧化鈦(TiO2)&氧化鋅(ZnO)粉體──增加光散射,減少反射量──就能降低白感,同時維持足夠的UV防護力。 但實際應用上,須注意這些奈米化的顆粒──容易發生「凝聚(aggregate)」現象。 (因為顆粒越小,表面積比越大,總表面位能越高──而根據熱力學定律,位能高者不穩定──所以奈米顆粒會彼此聚集,以減少總表面積,降低總位能。) 故物理防曬配方使用時,往往需要配合適當的分散劑(即:表面活性劑,降低表面張力,下降位能);或直接在二氧化鈦(TiO2)&氧化鋅(ZnO)粉體表面,進行包覆如二氧化矽、聚矽氧烷或硬脂酸鹽類等成分──防止粉體過度聚集,造成UV防護力下降。 PS.有原料商,測試發現: ●二氧化鈦(TiO2)──在原始粒徑為10-15nm或聚集體大小為110-130nm時,能兼具UVB吸收、與最小「皮膚-白感」影響。 ●氧化鋅(ZnO)──則在原始粒徑20-60nm或聚集體大小160-200nm時,能獲得最大的UVA吸收。 (參 https://knowledge.ulprospector.com/7914/pcc-formulating-metal-oxide-based-sunscreens/) PPS.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/配方,一次擁有《保養品DIY入門教戰手冊》    https://myskinmyforum.blogspot.tw/p/diy_6.html

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集-省錢DIY-雙B潔顏慕斯 @MSMF 知識PART

圖片
超省錢【MSMF護膚保養品DIY】雙B潔顏慕斯 (配方成本 0.16 TWD/g ) Skincare DIY at Home: Double B Cleansing Mousse (recipe)  MSMF護膚保養品-在家DIY-系列──「雙B潔顏慕斯」配方: 【配方組成】 雙B潔顏慕斯的配方組成,參照 化妝水配方結構 ,並 提高表面活性劑% 。 【配方思路】 *潔顏慕斯以 清潔 為目的,訴求活性(B3、B5)少量添加。 *以 陰離子 表面活性劑,為配方 清潔性 與 起泡性 主力。 * 兩性離子 表面活性劑,則用以 輔助起泡性 ,增加泡沫綿密度,並 降低離子型表活的刺激度 。   (須注意:兩性離子表活,會 受pH值影響 ──配方偏酸,會出現陽離子表活特性;配方偏鹼,則呈現陰離子表活特性) *PEG-7甘油椰油酸酯(PEG-7 Glyceryl Cocoate),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,具 賦脂性 ,有助降低清洗後-乾燥緊繃的膚感 PS.完整配方→  MySkinMyForum我的美膚論壇  (Google論壇,需mail申請加入) PPS.更詳細教學內容→  《保養品DIY入門教戰手冊》 (可下載版) ║ 《保養品DIY入門教戰手冊》 (線上閱讀版)

肌膚「防曬」選好SPF、PA+的產品就夠了嗎? @MSMF 知識PART

圖片
陽光中「紫外線」約佔太陽輻射總能量5%,剩下的95%對肌膚完全無害嗎? ──保養肌膚「防曬」新未來:全光波(紫外線~可見光~紅外線)防護趨勢。     太陽光照射到地表的光輻射波長,約落在280~3000nm範圍。     其中隨著人類醫學的進步,我們先發現UV-B(波長範圍約 280~320nm),除了造成曬傷外,也容易引發皮膚癌等病變──進而制定出SPF(Sun Protection Factor)標準,來幫助皮膚防禦UV-B。     之後,又進一步發現,波長更長的UV-A(約 320~400nm),也會導致皮膚曬黑與光老化反應──所以又紛紛針對UVA發展出諸如PPD (Persistent Pigment Darkening)、PA+(Protection Grade of UVA)或★ (Boots Star Rating)等各式規範,協助皮膚對抗UV-A。     那麼──扣除UV光(280~400nm)波段,剩下的陽光(400~3000nm波長)輻射──會不會也如同先前的歷史演變般,隨著科技進步而發現:皮膚需要再新增、防範的「光-波段」輻射呢?尤其從能量觀點來看:「可見光 + 紅外線」佔陽光輻射總量的95%,遠大於紫外光。          雖然地球的生命演化,已高度適應如此的陽光輻照度──但是從肌膚「美容保養」的角度來看:「可見光」與「紅外線」波段,可能真的需要加以關注。     近期 Cosmetics and Toiletries的報導 :科學家們已經初步證實,約有50%的自由基,是「可見光~紅外線」光波段所產生的──尤其可見光中的「藍光(420-480nm)」波段,製造自由基的能力更突出(參下圖藍色區域)。 引用來源: Pissavini et al.,  Total Exposure: The Future of Sun Care is Full Light Protection      而除了陽光,隨著3C產品的普及與溶入日常生活中,每天接觸到「藍光」的頻率與時間大增──對護膚保養來說,是否有更加不利的影響?都是值得關注的議題。     就現階段而言:仍缺乏可靠的人體試驗數據,明確自然陽光中的「可見光」與「紅外線」照射皮膚後,會帶來怎樣的危害?因果關係如何?等──所以,肌膚「防曬」首要準則,依然是作好「紫外線

什麼! 你的膚質,可能在你外婆懷孕你媽時已決定──美容保養的表觀遺傳學之迷 @MSMF 知識PART

圖片
肌膚美容保養的表觀遺傳學(Epigenetics)之迷── 1.迷人處:關閉老化基因,啟動美麗DNA,真正專屬「個人化」保養; 2.迷糊處:皮膚基因vs老化vs保養品(活性),三者間的確切相互關係,仍未知?     小時候我們都學過的「孟德爾-豌豆雜交實驗」告訴我們:只要分別來自父母的配對基因,其中有顯性基因時,子代就會表現出顯性基因的特徵──所以,豌豆「花色-紫」為顯性,那麼擁有該基因,開出來的花就不會是白色。其他包含:豌豆種皮形狀、子葉顏色、豆莢形狀、豆莢顏色、開花位置、植株高矮等,都是如此──因而確立了古典遺傳學的「孟德爾定律(Mendel's laws)」。          但在現實世界中,「孟德爾定律」並無法合理解釋所有觀察到的遺傳學現象。 基因相同,不代表「表現/特 徵」 一樣          例如:「毛毛蟲→蝴蝶」,同一生物(基因一樣),隨「時間」變化,形態大不同。        或同一蜂巢的蜜蜂幼蟲(基因相同),因「食物」不同,而分別成長為工蜂或蜂后,個體型態與命運均大不同──前者壽命約只有幾個月,採蜜季節更縮短至平均45天;後者卻能活3-5年。       在人類身上,最直觀的就是「同卵雙胞胎」擁有相同的基因,理應因外貌相同,但是卻會因生活環境不同、飲食習慣差異......等因素,而使雙方越來越長的不一樣。 例如:2013年的一項調查研究:     科學家篩選79對雙胞胎,這些雙胞胎都有一人抽菸,另一人不抽,或其中一人的菸齡至少大於自己的兄弟/姊妹5年以上──結果發現,抽菸者或菸齡更久的人,都出現比自己的兄弟/姊妹有更嚴重的皺紋、鬆弛、下垂或雙下巴...等皮膚老化症狀。 (參→ Facial changes caused by smoking: a comparison between smoking and nonsmoking identical twins. )  或是像下圖所示雙胞胎──其中一人(左)陽光暴露過度,對比另一人(右)未過度照射陽光──皮膚老化程度不一樣。 圖來源: https://commons.wikimedia.org/wiki/File:Twins_-_Gay_and_Gwyn,_Sun_exposure.jp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