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6月, 2018的文章

新的革命正在發生──化妝保養品的「透明美」需求... @MSMF 資訊PART

圖片
讓你打分數:你對「你買的化妝保養品」了解有幾分?──配方成分作用?安全性?原料來源?修圖廣告?...... 今年,紐約流行設計學院(Fashion Institue of Technology, FIT)在化妝品和香料營銷和管理( Cosmetics and Fragrance Marketing and Management , CFMM)的碩士(Master of Professional Studies, MPS)畢業演說主題是── 「透明美(Transparent Beauty)」 藉由本屆MPS的研究結果──揭示了消費者對化妝保養品業界的期待,如: ● 81%的消費者認為「成分安全性」很重要。 ● 只有31%的消費者,認為他們有足夠的成分安全信息。 ● 42%的消費者認為品牌無法提供足夠的成分安全信息。 ● 60%的消費者要求品牌確定其成分的來源。 ● 72%的消費者希望品牌解釋其成分作用。 ● 在研究產品時──訊息主要來自「朋友」和「家人」,之後則是該產品的「消費者評論」。 ● 一項調查發現:2/3的女性「非常同意」現今媒體已經設定了一個不切實際的美麗標準──使看到美容廣告後,有80%的女性感覺自己更糟糕。 (詳參→ Transparent Beauty: CFMM Graduates Present Findings ) (整場演說影片→ FIT CFMM Capstone Research Presentation  ) 顯然,現階段 對消費者來說:化妝保養品資訊的「透明度」仍不足! 而這「透明美」會不會在未來形成化妝品業界的大勢?值得我們觀察。 ──畢竟理論上:揭露自家的產品資訊越詳盡,越容易讓競爭對手輕易仿造,爭食市場利潤。 特別是前期砸了重金:研究相關生理機轉、篩選活性成分、功效驗證、與安全性試驗、到市場推廣教育......等各式燒錢的投資──老闆(股東們)肯定不願意,讓別人輕輕鬆鬆就摘取了自家公司的辛苦成果。 不過站在「化妝保養品-使用者」的角度,當然舉雙手雙腳贊成! 例如:起碼不要再被廣告──只說「部分事實」──所欺騙:  *明明說「不添加防腐──卻是避開法定化妝品防腐劑清單,改加食品用防腐成分。」;  *明明「照片修圖──卻不標註,讓人誤以為:使用前

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集【B3乳液→霜】配方應用「一個動作,乳液”變成”霜”?!」 @MSMF 知識PART

圖片
省錢【MSMF護膚保養品DIY】B3乳液→霜(W/O)(配方成本 0.52 TWD/g) Skincare DIY at Home: B3 Lotion→Cream(W/O) ●提供「感官變化」配方應用-展示:一個動作,乳液變成霜狀 【配方組成與思路】 ※利用「油包水(W/O」乳化,表現「非牛頓流體」的「剪切增稠」特性     (細節部分:將放在 MSMF的交流論壇 中補充) ※活性部分:乳油木果油。維生素B3──提供舒緩、保濕、淨白、抗老等多重護膚訴求! PS.完整配方/資料→  MySkinMyForum我的美膚論壇 (Google論壇,需mail申請加入)  PPS.電子書 《 保養品DIY入門教戰手冊 》教你省錢、懂配方、做最適合自己的保養 

真實世界中──SPF100防曬,比SPF50,保護力更強?! @MSMF 資訊PART

圖片
滑雪場,實際「隨機、雙盲測試」結果顯示:55.3%受試者,使用SPF50防曬的皮膚,比擦SPF100者,遭遇更多曬傷。 近日Cosmetics & Toiletries報導了 一項真實世界中的「雙盲、隨機」防曬試驗 : 研究人員找來199名健康男女(≧18歲),給他們2支防曬(SPF100&SPF50──但受試者並不知道哪支是SPF100?哪支是SPF50?)。請受試者按照他們的平常使用方式,分別塗抹2支防曬於「左/右側的臉和頸部」皮膚上,然後在滑雪場範圍中正常活動。然後第二天再由皮膚科醫生進行「皮膚曬傷發紅(紅斑)程度」的臨床評估。 結果發現,在平均6.1±1.3小時的陽光照射後: ● 55.3%的受試者(199中的110人)──在SPF 50側比SPF 100側,受到更多的曬傷;     而只有5%的受試者(10人)──是SPF 100側受到更多的曬傷。 ● 40.7%(81人)的SPF 50側出現「紅斑增加」,而SPF 100側則為13.6%(27人)。 所以研究者下了結論: 在實際使用條件下,SPF100防曬霜在防曬方面,比SPF50防曬霜更有效。 (作者但書:單日暴露可能無法推斷出長期保護的好處。) (詳參→ SPF 100+ sunscreen is more protective against sunburn than SPF 50+ in actual use: Results of a randomized, double-blind, split-face, natural sunlight exposure clinical trial ) 那為何台灣上限只能標SPF50+? 美國FDA也認定:超高SPF(>50)並不會提供更多的防護? 首先「SPF」的意義是:針對 UVB 曬傷發紅的防護效能指標。 表示:皮膚塗抹防曬品後,在相同強度的 UV 照射下,能延長多少倍時間,才會達裸膚時的最低致紅斑劑量(Minimal Erythema Dose,MED)。例如:原本皮膚達 MED 為 10 分鐘,那麼SPF15 的防曬品,能幫助皮膚在相同 UV 照射下,150 分鐘才會被曬紅(即延長15 倍×10 分鐘=150 分鐘)。 換句話說: 不管是SPF多少?──

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集【B3凝膠→噴霧】配方應用「固態→液態」 @MSMF 知識PART

圖片
省錢【MSMF護膚保養品DIY】B3凝膠→噴霧(配方成本 0.26 TWD/g) Skincare DIY at Home: B3 Gel → Spray  ●提供「感官變化」配方應用-小示範:從固態凝膠→液態噴霧滴。 ●「固態→液態」的配方應用──實例: 韓國品牌推出的凝膠噴霧(參圖片) 【配方組成與思路】 ※利用卡波姆膠體(型號940),形成「非牛頓流體」,具「剪切變稀」特性,      受力後:從凝膠固態,被噴頭剪切變稀成液態,形成噴霧。 ※活性部分:以維生素B3代表      ──B3對:美白、抗老、痘痘/控油、舒緩(保濕)、與肌膚屏障功能,都有幫助! PS.完整配方/資料→  MySkinMyForum我的美膚論壇 (Google論壇,需mail申請加入)  PPS.電子書 《 保養品DIY入門教戰手冊 》教你省錢、懂配方、做最適合自己的保養 

如何確保配方中的活性成分──功效發揮最大化? @MSMF 知識PART

圖片
前雅詩蘭黛研發執行董事Mindy Goldstein博士──對保養品研發提出的6點建議...... 消費者之所以願意掏錢──最重要的因素, 是「保養品」宣稱的功效! 所以如何確保你的配方──能支持產品的廣告宣稱?達成其訴求功效?是非常關鍵的一環。 前雅詩蘭黛研發執行董事Mindy Goldstein博士在 SOCIETY OF COSMETIC CHEMISTS發表一篇文章, 對此提出6點建議: 1.針對「保養目標」應該了解其相關「皮膚-生理機制」。 例:保養目標是「美白」──配方設計前:應知道皮膚「黑色素」生合成的來龍去脈。如此才能針對關鍵生化因子(如:酪胺酸酶),來選擇適當的活性(如:熊果素),以進行反制──達成產品的保養訴求。 2 .了解 針對「保養目標」有哪些活性可用?其原料本身性質為何? 例:去角質,就有化學性與物理性方式2大類──化學性的果酸去角質,其下又能在分出AHA、BHA......等成分;物理性磨砂去角質顆粒,使用材質的軟硬、形狀、植物/礦物......等──都有各式各樣的選擇,供配方師挑選。而配方師要做的是:根據既有「科學研究」資料,加上「原料商」提供的原料相關技術資訊──來篩選適用的活性成分(原料)。 3.注意配方中各成分的作用模式,避免互相干擾、扯後腿。 例:在美白配方中,同時添加麴酸 Kojic Acid、鞣花酸 Ellagic Acid 等萃取(螯合銅離子,抑制酪胺酸酶活化),作用點相同就顯得浪費。 或:明明選用果酸作為去角質主力,卻在配方中添加太多鹼性成分,使整體pH拉高──這會降低「酸類」的去角質功效。 4.配伍相容性 例:原料的親油/親水-溶解度、適合pH、溫度、帶電性......等,會不會有所禁忌牴觸,造成配方調製失敗等。 如水楊酸(油溶性)適合「油相」,或可以酒精(溶劑)助溶「水相」中──避免對水-溶解度不足,導致析出。 5.穩定性測試 例:進行虐待性測試(如:高溫45℃ / 循環-5~45℃ /低溫-5℃等條件,測試1~3個月不等)確保「保養品-內料」的穩定,不會變質。也不會與瓶器材質,發生異常反應──消費者購買貨架上的「保養品」,在保存期間內,依然維持一定品質,能發揮作用功效。 6.臨床測試 Goldstein博士建議通過

抗老化×DNA測試:端粒長度(telomere length )──行不行? @MSMF 資訊PART

圖片
想知道細胞老化程度,透過檢測DNA的「端粒長度」來判定──有位40歲的男子,檢測後發現端粒長度等同於80歲,於是他...... 每一次細胞DNA複製,都需要「端粒(telomere)」的存在,來確保基因「遺傳訊息」的完整性。 (參→介紹影片 https://youtu.be/PVsBxs3sAo0 ) 因此在抗老化保養中──「端粒」與「端粒酶(telomerase)」也是焦點所在。 而且,在市場上大概100美金,就能獲得:檢測「端粒長度(telomere length)」的服務──知道自己身體細胞的真實年齡。 但是一篇ScienceNews的報導中提到: " 有一名40多歲的男子,透過商業化檢測「端粒長度(telomere )」服務,結果被告知他的端粒是80歲的人。 於是他賣掉了他的房子並辭去工作,以便充分利用(他確信)自己僅剩的短暫時光。 更糟的是,因為他受到「手術,會縮短端粒」的錯誤印象──他暫緩了相關治療動作。" (詳參→ At-home telomere testing is not a reliable marker of aging, researcher says ) 感覺很像常聽到的「算命故事」 ──算命師到訴某人,他什麼時後會死,結果時間到了,卻是因為深信不已,而自殺身亡。 這到底該算是「準」還是「不準」呢? 目前科學界檢測「端粒長度」的方法,還未有公認可靠的標準。 商業服務長用的「即時定量-聚合酶鏈式反應(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, or qPCR)」檢測法──本身即有20%的變異率。 而且有qPCR的相關研究發現:在不同日子測試,結果大不同! (參→ Effect of pre-analytic variables on the reproducibility of qPCR relative telomere length measurement ) 另外「端粒長度」的長短,對「健康」的影響,也不是絕對的! ──端粒短,不代表細胞就要死掉;端粒過長,也不見得是好事(如同過短),可能增加癌症/腫瘤風險。 (參→ Extreme short and long telomeres link

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集【蘆薈凝膠】夏天必備-涼感、舒緩! @MSMF 知識PART

圖片
省錢【MSMF護膚保養品DIY】蘆薈凝膠 (配方成本 0.16 TWD/g) Skincare DIY at Home: Aloe Vera Gel ●提供:清爽水潤、清涼感、舒緩肌膚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●適用對象:曬後、刮鬍後、去角質磨砂後之肌膚。 【配方組成與思路】 ※參考 「基礎-水性凝膠」配方要點(詳見 https://youtu.be/Q4T7jBoselE ) ※利用「卡波姆(Carbomer)」對電解質敏感特性→在皮膚上迅速化水,產生高濕潤度水膜,並帶來清涼感。     相對於之前介紹的「冰淇淋霜( https://youtu.be/QJTo6bfyHv4 )」──蘆薈凝膠「膚觸」更清爽。 ※活性部分:蘆薈萃取──提供:保濕、舒緩訴求! PS.完整配方/資料→  MySkinMyForum我的美膚論壇 (Google論壇,需mail申請加入)  PPS.電子書 《 保養品DIY入門教戰手冊 》教你省錢、懂配方、做最適合自己的保養  或許你感興趣→《 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集-如何設計”保濕”配方? @MSMF 知識PART 》

護膚保養,不能亂「鈣」! @MSMF 知識PART

圖片
如果你不想皮膚變得敏感脆弱,容易發紅、發癢;或角質更新緩慢,表皮變粗糙/變厚──請好好保養膚中「鈣」... 皮膚中的「鈣」控制著皮膚細胞的分化,促進屏障功能的更新──是維持肌膚年輕有活力的關鍵。 表皮「鈣-濃度梯度(如上圖)」異常──是皮膚老化的標誌 研究發現皮膚中的「鈣」調控著角質細胞的「增生與分化」反應: ●當鈣濃度「高」時 → 細胞增生率「下降/停止」,並開始分化轉變成角化細胞,提供緊密屏障功用。 ●當鈣濃度「低」時 → 細胞增生率「上升」,不斷從基底層新生表皮細胞,持續新陳代謝,替換老廢角質。 (參→ Defective channels lead to an impaired skin barrier ) 因此,若表皮中的「鈣-濃度梯度」異常,會導致皮膚: ●「屏障功能」低下──TEWL增加,皮膚容易乾燥。外界異物,也容易侵入,引起刺激敏感現象(乾、癢、紅、腫)。 ●「角化」異常──導致角質硬化。 ●「分裂」異常──皮膚基底層停止增生,細胞代謝減緩(活力喪失),粗糙/暗沉/黑色素-無法更新,傷口也不易癒合。 因此, 要有效保養護膚,尤其「抗老」──就不能擾亂「鈣」濃度、更不能缺乏! 幸好,日常飲食中就能好好補充皮膚所需的「鈣」──如: *乳酪、牛奶、優酪乳、起司等乳製品; *綠芥藍菜、高麗菜、梅乾菜、九層塔、紅鳳菜、花椰菜等綠色蔬菜(但要注意草酸,會形成草酸鈣,妨礙吸收); *豆干、豆腐、豆皮等豆類食品(另含有天然的「大豆異黃酮」,有助於鈣質吸收); *黑芝麻、杏仁果、腰果、開心果等堅果類 * 吻仔魚、小魚乾、蝦米、蛤蠣等海鮮類。 而「鈣」吃進身體後,還必須透過「維生素D3」的幫助,才能有效被身體吸收利用──藉由適當「日曬」讓皮膚產生維生素D,然後經由肝臟、腎臟轉為有「生物活性(bioactivity)」的維生素D3,會刺激腸胃細胞,使其分泌可與鈣結合的蛋白,將鈣吸收入體內。 (參→ 鈣質怎麼補充才會吸收? ) 每週2-3次、手腳部位皮膚(即體表總面積的20-25%,大約=穿著短褲和短袖上衣時)、曬太陽5-15分鐘──至少達1/3的「最低致紅斑劑量(Minimal Erythemal Dose,MED)」即可滿足身體所需。 (參→ Vitamin D: a d-lightful sol

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集【冰淇淋舒緩保濕霜】皮膚上自動融化+涼感! @MSMF 知識PART

圖片
省錢【MSMF護膚保養品DIY】冰淇淋舒緩保濕霜(配方成本 0.45TWD/g) Skincare DIY at Home: Ice Cream Soothing Moisturizer ●提供:如冰淇淋般在皮膚上自動融化,迅速化水並帶來清涼感。  ●適用對象:曬後-舒緩肌膚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【配方組成與思路】 ※參考 「凝膠霜」配方要點(詳見 https://youtu.be/PnDx2nTA6EE ) ※利用「高分子增稠劑」不耐受電解質特性→在皮膚上迅速降稠(化水),營造出類似冰淇淋融化現象。     留下高濕潤度水膜,帶來清涼感。 ※活性部分:     尿囊素、金縷梅、乳油木果油、玫瑰果油、維生素E──提供:修護、舒緩、抗氧化作用、幫助防止肌膚衰老。 PS.完整配方/資料→ MySkinMyForum我的美膚論壇 (Google論壇,需mail申請加入) PPS.電子書 《 保養品DIY入門教戰手冊 》教你省錢、懂配方、做最適合自己的保養 或許你感興趣→《 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集-如何設計”保濕”配方? @MSMF 知識PART 》

行銷企劃又要頭大了~ 網傳最新中國「非特化妝品禁用詞庫」超嚴峻 @MSMF 資訊PART

圖片
化妝保養品有銷售大陸市場者──產品開發要注意:網傳中國最新「非特化妝品禁用詞」中以後如:天然、零、不添加、亮白、無硅油......等常見詞,通通禁止! 根據 聚美麗的報導 : 近日,中國新版「最新非特化妆品禁用詞庫(清單)」在網路上流傳。 其中有許多市場正流行的「字/詞」,如:純、天然、零、不添加、無硅油、無防腐、亮白、嫩白......等,總數超過五百多個詞彙,將通通禁止於「非特殊化妝品」品項使用。 在網上,搜了一下,有一份完整列出的清單版本 ── 「禁用詞」共分7大類: ”一、超出化妆品定义范畴_超出化妆品定义范畴的功能。”    提示:温、暖、热、熏、健康、私密、私部、私护、私密部位、安抚紧绷皮肤...... ”二、封建迷信庸俗_封建时代的特有称谓,不符合公序良俗等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词汇。” 提示:魔、神、丹、妖、巫、神灵、神丹、裸体...... ”三、借他人(含医学名人)名义宣称产品_假借他人或组织名义,使消费者增加对产品品质信任度的情况。” 提示:国家、国际、统计、品牌、监制、检验、检测、测试、扁鹊、神农、张仲景、李时珍、孙思邈、南丁格尔、华佗...... ”四、虚假夸大、贬低竞品_使用极限用语或谐音夸大宣称产品特性功效或原料的情况;以不具有,不包含,强调无某特性等作为宣传点。使消费者认为该产品优于竞品的情况。” 提示:纯、天然、超、防止、特、巨、速、即时、最、持久、零、无、0、不含、不添加、天然零负担、无添加、无添加矿油配方、不添加防腐剂、无香、首选、顶级、特级、彻底清除、高效、全效、换肤、零负担、无斑、无刺激、安全无刺激、无副作用、无负担、不含、不含重金属、不添加、六大无添加、无酒精添加、无硅、无某原料、无硅油、无香精、无香料、无油、无着色、百分百、纯天然、天然萃取、纯植物温和不刺激...... ”五、医疗术语、医学生物学名词_医学用语、谐音误导为医学用语、治疗相关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名称、医学角色名称;生物学生理学名词。” 提示:补、防、除、氧、循环、调理、疤、药、毒、经、络、脉、生长、增生、合成、酶、 舒敏、缓敏、再生、重生、泛红、细胞、干细胞、代谢、黑眼圈、口腔、鼻腔、结节、隐蔽部位、特殊部位、药妆、镇定舒缓、生化、肌因、红十字、敏肤、敏感、皮肤过敏、易敏肤质、敏肌...... ”六、医药典籍

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集【搖搖保濕鎖水噴霧】立即清涼感+鎖水保濕! @MSMF 知識PART

圖片
省錢【MSMF護膚保養品DIY】搖搖保濕鎖水噴霧(配方成本 0.64TWD/g) Skincare DIY at Home: Moisturizing Spray Lotion (shake before use) ●提供:立即清涼感、鎖水保濕、抗氧化護膚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●適用對象: 1.對高溫或乾燥環境(如冷氣房)──耐受力弱的肌膚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2.使用一般保濕水噴霧──卻越噴越乾的肌膚。  【配方組成與思路】 ※ 單純「水相」+「油相」組合,不添加乳化劑       所以,噴霧乳液靜置一段時間後,會因「比重」不同,而發生「油/水-分層」現象,       因此需「搖一搖」才能還原成乳液噴霧來保濕鎖水。 ※ 主要作用原理:利用水霧液滴快速蒸發──來將熱帶走,產生清涼感。       同時「降溫」也有助於減緩皮脂的分泌速率。       隨後,含乳油木果油(Shea Butter)之油相,在皮膚表面形成鎖水油膜,       幫助降低經皮水分散失量(TEWL),提升肌膚保濕力。 ※活性部分:      搭配尿囊素、原B5與金縷梅萃取──提供:修護、保濕、舒緩作用      並以乳油木果油、維生素E──協助:滋潤皮膚(鎖水膜-保濕)與抵抗外界引起的氧化壓力。 PS.完整配方/文獻資料→ MySkinMyForum我的美膚論壇 (Google論壇,需mail申請加入) PPS.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/配方,一次擁有《 保養品DIY入門教戰手冊 》 或許你感興趣→《 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集-如何設計"保濕"配方? @MSMF 知識PART 》

歐洲皮膚科醫師委員會建議:治療痘痘前先檢視「6 大暴露組(EXPOSOME)」以提升療效 @MSMF 知識PART

圖片
歐洲皮膚科醫師委員會從「暴露組(exposome)」觀點:探討6大外部因素或暴露,對痘痘粉刺的影響──提示未來治療痤瘡,將變成治療「某人」的痤瘡! 幾乎每一個人都長過痘痘,或遭受粉刺的困擾── 「痤瘡(Acne)」應該世界上是最為普及的皮膚病症。 雖然導致痤瘡的關鍵,已基本被確認有4大成因:1.毛孔角質化異常、2.皮脂分泌過多、3.痤瘡桿菌孳生、4.發炎反應影響。 (參→ 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集-如何設計”抗痘”配方? @MSMF 知識PART ) 但是個體與個體間的痤瘡症狀,卻差異性極大──每顆痘痘或粉刺的「持續時間」與「嚴重程度」均不相同。 這樣的狀況,光用以上「四大痤瘡成因」來解釋,實在不足! 況且痘痘粉刺的「持續時間──多久會好?」與「嚴重程度──膿皰/囊腫......等,癒後會不會有痘疤/痘斑留下?」 ──都是每一位痘痘肌患者極度關切的「療效」指標。 因此皮膚科醫學界為了更精準對症下藥,提升痘痘療效──開始將重心轉向「非身體」的外在因素, 納入「暴露組(exposome)」的理論──來探討「痤瘡 vs 暴露組」對痘痘療程的影響。 什麼是「暴露組(exposome)」 「Exposome(暴露組)」這個新科學名詞 ──最早是2005年時由是癌症流行病學家Wild率先提出,用以補足「基因遺傳」研究,對剖析「複雜疾病」的缺漏。 例如我們都知道:身上擁有導致糖尿病的基因組,並不代表就一定會罹患糖尿病──但如何解釋這現象? 當扣除「內在(基因)因子」後,必定是某種或某些「外在環境(暴露)因子」,透過未知的機制(如:物質成分?接觸方式?劑量?可能的交互作用?......等),導致糖尿病的發生。 因此這些可能的外在因素,便被集體代表以「Exposome(暴露組)」──其基本意義為: 生命從受孕開始,所有可能暴露的外在因子總合。包括人造和自然產生的化學物質,物理因素(如噪音,振動和溫度),宏觀因素(包括人口密度和衛生條件),和生活方式因素(包括飲食習慣、行為、壓力)等相關生物反應的累積量度。 了解這些「Exposome(暴露組)」的影響程度──將能以更有效、準確、無副作用的方式來治療疾病。 尤其像是癌症、慢性病......等,療程中具備各式複雜干擾因素的病

護膚保養品DIY 知識集-油性肌膚「有效控油」請加這些活性... @MSMF 知識PART

圖片
針對油性肌膚,外用保養品有效控油成分──菸鹼醯胺(2%)、綠茶萃取(3%)或左旋肉鹼(2%)... by研究文獻回顧報告(2017) 一個人產生的皮脂量在其整個生命過程中都會有所不同。 人在出生時,皮脂產量相對較高,之後不久便開始減少。 到了青春期,皮脂會急劇增加。 然後直到女性停經後或男性60~70歲左右,皮脂分泌量才再次下降。 當中,雄激素特別是5α-雙氫睾酮(DHT),對皮脂腺的分化、增殖與合成皮脂反應,佔有關鍵作用地位。 據估計,一般成人平均每3個小時,約產生1mg / 10cm 2 的皮脂量。 若皮脂產生率 < 0.5mg / 10cm 2 (每3個小時),可能現皮膚乾燥/脫屑現象。 相反,如果每3小時的皮脂產量 > 1.5mg / 10cm 2 ,則會被認定為皮脂分泌過多的油性皮膚, 也是容易罹患脂漏性皮膚炎的高風險群。 不同個體之間的皮脂產生速率也大不同。 例如:男性通常比女性,分泌更多的皮脂(因為更高濃度的DHT緣故)──所以男性皮膚毛孔總是顯得比女性粗大。 或者以種族來說: 黑人的毛孔較大,有利輸出更多的皮脂,來因應演化的生存環境; 而中國女性因無類似需求,所以相對毛孔尺寸較小,密度較低。 資料來源《 Oily Skin: A review of Treatment Options 》Table 1: Risk factors for oily skin 雖然「皮脂」是建構皮膚屏障功能的功臣之一 ──幫助皮膚鎖住水分,同時協助維持體表的微生物菌叢生態健康 但是當皮脂分泌過多時,不但造成外表看起來油油膩膩(不潔感), 更往往伴隨「毛孔粗大」、或衍生「粉刺、痘痘」等皮膚健康問題的後果。 所以「如何有效控油?」 (此指:真正降低皮脂的分泌量),一直都是化妝品界專注的目標。 而根據Endly與Miller的文章《 Oily Skin: A review of Treatment Options 》(2017)所述: 扣除醫療選項: 如維生素A酸 (屬藥物管理,化妝品僅能使用A醇/A酯/A醛等衍生物,效用較弱), 、Olumacostat glasaretil(一種acetyl coenzyme-A carb

再過30天──塑膠柔珠(微粒)將全面消失於化妝品及清潔產品 @MSMF 就想說說PART

圖片
為減少塑膠垃圾對海洋生態的危害── 環保署公告:自2018.07.01起不得販賣含塑膠微粒的化妝品及個人清潔用品。 因為塑膠微粒(粒徑範圍<5mm)很細小,因此汙水處理系統很難將其攔截, 於是多數塑膠微粒,就這麼直接從家庭浴室中流入河川與海洋水體裡──危害海洋生態環境。 而且塑膠微粒本身,容易吸附水中重金屬、農藥......等有毒物質,傷害海洋生物外, 更會通過食物鏈──返回來荼毒人類的身體健康。 因此,為減少塑膠垃圾對海洋生態的危害與永續發展──環保署公告訂定了: - 洗髮用化妝品類、洗臉卸妝用化妝品類、沐浴用化妝品類、香皂類、磨砂膏、牙膏等6大類產品 - 2018.01.01起,不得製造及輸入。 - 2018.07.01起,不得販賣6大類含塑膠微粒之化粧品及個人清潔用品。    (違反販賣規定者,將依《廢棄物清理法》第51條第3項規定,處以1200至6000元以下罰鍰) 但想說的是: 真心想為「海洋環境保護」盡一份心力,應該更重視「減塑」的生活 ──畢竟「海洋塑膠微粒」來源,化妝品及個人清潔用品僅占約2%而已。 根據國際自然保育聯盟(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, IUCN)的報告  資料來源 https://portals.iucn.org/library/node/46622 最主要的海洋塑膠垃圾微粒來源前3名:1.紡織布料合成纖維(35%)、2.輪胎(28%)、3.都市塵土(24%)...... ──連道路標示塗料(7%)都比化妝品及個人清潔用品要來得多。 因此,在化妝品界改善使用微粒的同時── 朝紡織材質、輪胎用料、都市生活方面去鑽研、去改變,才能真正有效提升海洋自然生態的安全。 對個人來說── 如同越來越多人自備杯子/瓶罐/購物袋、改用鋼質/玻璃吸管......等方式減少塑膠的使用,方是愛護海洋的具體表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