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不苦?皮膚也能「嚐」出來... @MSMF 資訊PART

科學家發現:在味蕾-味覺細胞以外的身體部位,也有"苦味受器"的存在...


「吃」是有風險的──雖然食物提供了身體所需的能量和營養,但也可能將「毒素(化學物質、微生物或寄生蟲等)」吃下肚──因此,人類演化出:味覺五感(酸/甜/苦/鹹/鮮)來:初步引導食物的選擇。

食物有苦味=有毒/有害?

其中由於「苦味」常與「毒素」並存──雖然並非所有毒素都是苦的;或者,苦味食物就等於有毒(例如苦瓜)──但人們天生就是會盡量避免吃「苦」。(從嬰兒表現最明顯,這類排斥心理反應,已寫入遺傳基因裡。參→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ant Facial Expressions and Food Acceptance)

苦味-味覺受器(taste receptor type 2, TAS2R)

而近些年來「苦味-味覺受器(taste receptor type 2, TAS2R)」還被發現存在於「味蕾(taste buds)」之外的其他身體部位,如:呼吸道、胃腸道等區域,協助免疫防禦系統──在病菌感染時,「苦味-受器」可以早期偵測到這些病菌(代謝分泌物)的存在,進而誘發相關免疫反應,來協助清除病菌。
例如:鼻腔中的TAS2R38苦味-受器,就被發現能感知:由綠膿桿菌(Pseudomonas aeruginosa)和其它革蘭氏陰性細菌(Gram-negative bacteria)分泌的acyl-homoserine lactone(AHL)定額感應子(quorum-sensing molecules)──然後活化鈣離子調控之NO的產生,刺激黏膜纖毛反應排除細菌,並有直接的抗菌作用。(參→T2R38 taste receptor polymorphisms underlie susceptibility to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)

皮膚也存在「苦味-受器」

人體皮膚的角質細胞(keratinocytes)也存在「苦味-受器」──雖然實驗結果顯現「個體差異性」極大,並非每個人的皮膚,都表現出同等的「苦味-受器」──但是皮膚作為人體對外界的第一道防線,其中「苦味-受器」的存在,會不會也是:現今還未確認之整體「屏障功能」系統中的一環呢?幫助偵測外界-毒素/病菌-的接觸,提早啟動相關因應措施(免疫反應?),來保護身體,維持健康。另外,為何每個人的皮膚「苦味-受器」表現會不一樣?......等──都還有待更多的研究,加以釐清/探討!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