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天都曬太陽(UV暴露)→膚色反而不是「最黑」的? @MSMF 知識PART

研究:小鼠&人類-皮膚(樣本)→每24、48或72小時(週期)-照射UV→結果:生成「黑色素」最多的(=曬最黑的)是...

皮膚面對陽光UV的傷害──會啟動-2類-應對機制:

1)急性(短期)處置──往往在陽光(UV)照射後的「數分鐘內」啟動──[發炎反應]→清除受損的細胞/組織分子......等;[修復機制]→避免異常的DNA或蛋白質(分子)在細胞內累積,影響生理功能,妨礙皮膚健康。

2)慢性(長期)處置──往往在陽光(UV)照射後的「數小~數天內」發生──大量[製造-黑色素]→提升皮膚對陽光(UV)的防護力,也為下一次的UV照射做好準備。

其中,有關第2)點「黑色素」的生成→導致「膚色」的變化?──東vs.西方,卻有不同的美容追求:
◆對多數亞洲女性來說──如何避免「曬黑」?──是她們最關心的;
◆但對大部分白人女性來說──如何有效「曬黑」成小麥色-肌膚?──才是她們所感興趣的。

因此,詳細解析「日曬vs.黑色素生成」的相關機轉──除了對「皮膚癌-黑色素瘤」的治療,有巨大貢獻外──不管是東/西-方,均有不容小覷的(美容)市場潛力。

而對於「日曬vs.黑色素生成」──相信大家最直覺的認知,應該是:太陽(UV)光-曬得越多→膚色就會越黑!

然而Hagar Malcov-Brog等人的研究結果──卻顯示:膚色(曬黑程度)vs.日曬次數(頻率)→並非絕對正相關。

研究:小鼠&人類-皮膚(樣本)之「UV照射頻率vs.黑色素生成量」


●將小鼠or人類-皮膚(樣本),每24、48或72小時(週期),進行UVB照射→結果發現:週期48小時組的曬黑程度最高,膚色變最黑。(黑色素生成量:48小時>24小時>72小時-週期)

●進一步分析發現:可能與「小眼畸形相關轉錄因子(Microphthalamia-associ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, MITF)」──在黑色素細胞中,MITF 負責調控黑色素合成相關酵素的表現──有高度相關。
引用自Hagar Malcov-Brog et al.UV-Protection Timer Controls Linkage between Stress and Pigmentation Skin Protection Systems

*當24小時(週期)-UVB刺激→令黑色素細胞,更傾向於「複製/分裂」反應,增生黑色素細胞(數量↑),同時減緩「製造黑色素」(產量↓)──所以相對曬黑程度較低(膚色沒那麼深);
*而48小時(週期)-UVB照射→促使黑色素細胞,花費更多時間在「製造黑色素」的反應上──所以,最終結果:膚色更深(曬黑程度更高)!

另外,48小時(週期)-UVB照射的皮膚(細胞),確實有觀察到──發生:較少的UV傷害(e.g.紅斑、DNA損傷)、與血清中-較高的維生素D含量。

●研究團隊推論:MITF扮演一種「計時器-調節鈕」的角色──對應:皮膚照射「UVB週期(頻率)」長短→影響MITF表現(活化程度)→干擾「製造黑色素」反應的產量→導致皮膚「曬黑程度(膚色深淺)」不同。

MSMF觀點:

●原來──太陽曬越多,不見得膚色越黑!
按照上述研究結果:太陽「曬(次數)過了頭」似乎會呈現反效果──皮膚「黑色素沉澱(曬黑)」發生的最高峰/臨界值,反而落在「每48小時-照射UV」週期。

從這個角度出發:
*對於想要「美白」的皮膚──能避開陽光(UV刺激)當然最好;但若一定會碰觸到太陽光,盡量遠離「每48小時(週期)」→或許「避免曬黑→維持美白」的效率、會比較好。
*相對,想要「古銅/小麥色」的肌膚──與其每天曬太陽,不如「隔一天,曬一次太陽(=48小時週期)」→膚色變深的效益-比較高,單位時間內:能產生更多的黑色素(製造量),更快達成「古銅/小麥色」目標。

●然而,回歸現實世界來看:
「避免曬黑(美白肌膚)」or「早日曬黑(健康膚色)」──其相應的最佳「曬太陽-時機」準則是什麼?──仍充滿一大堆變數!

還需要更多研究→來確認:相關的「肌膚美容vs.日曬條件(參數)」比對。
因為:不說實驗室中,是以「可控制」的UV光能量,進行測試──在現實世界裡:不同緯度(地理環境)/氣候因素、或一天之中的不同時間點(e.g.早上vs.中午)等,皮膚所接觸到的陽光(輻射能量),肯定「不一樣」。

如此一來,如何確保:48小時(週期)的陽光(UV)暴露→就等於能刺激皮膚「最高的」黑色素-產量?

此外,曬黑程度的高低?還深受其它因素影響...
*例如:本身膚色的深淺?(與-白色/有色人種-有關)──淺色皮膚受UV傷害(DNA/細胞損傷)-程度較嚴重,但相對的「製造黑色素(反應)」表現(活化度)-比較低,膚色反而不容易變黑。
引用自TaketsuguTadokoro et al.《Mechanisms of Skin Tanning in Different Racial/Ethnic Groups in Response to Ultraviolet Radiation
*另外,黑色素的分布速率/角質層的代謝快慢...等,也都會影響「外觀-膚色狀況」(看起來有多黑?)──若是,位於基底層的色素細胞,製造好的黑色素,無法順利轉移至周遭-角質細胞;然後隨「表皮層」逐漸推移→接近表層(體表)區域──皮膚的外觀膚色,仍然不會「顯黑」。
(相關延伸→[配方] 曬後舒緩凝膠霜 CA190001──利用B3阻止黑色素轉移,改善曬後暗沉機會) 

*還有,使用「防曬產品」的影響──雖說:即使用到「SPF100、2mg/c㎡」,理論上仍有1%的UV光子,能入射肌膚中──那這層「防曬膜」的有or無?加上「日曬時間(頻率)」的考量→肯定也會對黑色素細胞的「MITF調控(表現)」產生不同的效應。

所以,在現實世界裡──48小時(週期)的陽光(UV)暴露→皮膚曬最黑──依然是一個「問號?」

●不過,這類研究──也有助我們了解「陽光vs.皮膚生理」的影響。
或許目前資料看來,還充滿未知──但是隨著未來研究的深入+累積──說不定有一天,我們能獲得「標靶型-活性」→直接參照「自身所在的參數條件(e.g.日照長短、膚色深淺...)」→去進行調控「黑色素-製造/移轉」反應速率→讓皮膚「想白、就白」or「想黑、就黑」!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