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:簡單配方,將「玻尿酸」的經皮吸收率↑16.7倍... @MSMF 知識PART

日本-九州大學:只需5種原料(含玻尿酸)+簡單混合(不需要高能耗操作)→製備「反膠束(Reverse Micelle)」配方──就能讓原本難穿越角質層的「玻尿酸」,有效深入達真皮層... 玻尿酸(Hyaluronic Acid)──是改善皮膚乾燥&皺紋鬆弛的活性(成分)中,具有高CP值(有效&安全)的選擇! 但是,其本身的「巨大分子(量)結構」卻反成肌膚保養品應用的障礙──難以通過皮膚最外層的屏障(角質層),有效被肌膚吸收利用→以發揮玻尿酸「保水(吸住自重500-1000倍的水分)+空間支撐(分子吸水、體積膨脹)」的效果──往往僅停留皮膚表面,充當「保濕性-薄膜」罷了。 *所以「醫美業」才會利用「注射」的方式,來幫助老化鬆弛的肌膚,淡化皺紋、恢復光滑外觀&肌膚彈性──不過因為這「侵入式(e.g.注射針頭)」的方法,潛在的感染風險極高,需要專業醫療人員才能執行。 於是有不少廠商開發出不同方法、不同型式的玻尿酸──期望能使「玻尿酸」,在肌膚保養方面,能產生最大效用──例如: 最單純的將玻尿酸「水解(Hyrolyzed)」成小分子量→分子越小,就越有機會順利穿越角質層,達皮膚深處; 或將玻尿酸「乙醯化(Acetylated)」修飾→提升其「親脂性」來增加對皮膚的親和度; 或把玻尿酸以「微脂囊(liposome)」包覆起來→與細胞間脂質親合度增高,促進其經皮穿透率↑。 而近期《Cosmetics》刊登日本-九州大學(Kyushu University)的研究──則提供另一條可行之路,並且「無需-高深技術or特殊設備」就能實行,即... 「反膠束(Reverse Micelle)」配方 總數只含「5種原料」= 玻尿酸 + 肉荳蔻酸異丙酯(Isopropyl myristate) + 異丙醇(Isopropanol) + 甘油單油酸酯(Glyceryl monooleate) + 水。 (配方比例,請參《 Effective Transcutaneous Delivery of Hyaluronic Acid Using an Easy-to-Prepare Reverse Micelle Formulation 》內文表1.) 操作簡單──基本混合即可,不需要透過均質機or其它「高能耗」的設備,就能調製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