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:改善肌膚不適(刺痛、曬傷發紅、瘙癢)──舒緩霜有用嗎?...@MSMF知識PART

某舒緩霜配方臨床研究:針對因「辣椒素(化學刺激)、紫外線、及蚊蟲叮咬」所導致的皮膚刺痛、曬傷發紅、瘙癢等不舒服狀況,其實際改善效果如何?... 皮膚是保護人體的最前線屏障,幫助抵禦有害環境因子,如陽光下的紫外線(UV)、冬季寒流的乾冷大氣、或沾附皮膚上的微生物入侵......等對身體健康的傷害。 但當這「皮膚屏障」狀態欠佳、或外界環境因子的影響力超過屏障能力時──肌膚就會陷入異常,並透過「不舒服、難受」的感覺,來提醒注意「此時此處」有狀況: 例:陽光中UV的過度暴露,所誘發的曬傷,出現紅腫熱痛等不適症狀──就是皮膚組織(包含蛋白質、脂質和 DNA等)遭受到UV能量與其衍生的自由基氧化損傷,觸發啟動發炎反應機制,所產生的「紅腫熱痛」不舒服狀態。 例:長時間暴露於寒冷乾燥環境中,使皮膚發生乾燥、脫屑或瘙癢等不適症狀──就是皮膚含水量嚴重不足(空氣乾燥,使TEWL上升,皮膚水分流失加速;氣溫寒冷,使微血管收縮,幫皮膚補水能力衰退),使表皮角質屏障微結構受損,無法有效留住皮膚內部水分;也相對難擋住外界異物或微生物的侵入,因而出現肌膚乾裂、起屑、發癢、甚或炎症等不良狀況。 例:蚊蟲叮咬,誘發性炎症、瘙癢、紅斑和水腫等不適症狀──就是皮膚被蚊蟲注入了會引發瘙癢或疼痛的物質,如蚊子唾液觸發免疫系統釋放組織胺,導致發炎反應,使皮膚出現紅、腫、癢等難耐不適狀況。 所以,這些「不適症狀」的展現──就是一種提醒、一種警示:務必儘快遠離相關有害因子的繼續暴露,以利維護身體(肌膚)的健康。 然而當這些提醒警示發生,我們知道了──之後卻不會希望這些「不舒適」還一直繼續,像是關不掉的鬧鈴,只剩吵、吵、吵,徒增煩躁──這時,就是能提供「舒緩作用」的肌膚調理產品(如舒緩霜)登場了。 舒緩霜有用嗎? 根據Vincenzo Nobile等人的臨床研究報告《 Soothing Effect of a Cosmetic Product on Skin Discomforts Induced by a Chemical Irritant (Capsaicin) and UV-Radiation, and after Mosquito Bites and Sunburn in a Real-World Setting 》表示: 他們測試含有「乳木果油(Shea Butter)、薄荷醇(Menthol)與沒藥醇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