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研究:對乾性肌膚有效的保養配方? @MSMF 知識PART
臨床研究結果顯示:使用「仿健康皮膚組成分子」的保養品(配方),對乾性皮膚受試者的保濕效果改善是有幫助的... 一般來說,健康皮膚中的「水分」由內至外,呈現從多到少的「梯度分布」狀態──在真皮層中約含有 70%的水分,然後逐漸遞減,至最外層角質層時,水分約佔 20~30%。(如圖所示) 皮膚含水量-梯度分布 而當皮膚含水量梯度發生異常時──如角質層含水量<10% ,往往「皮膚乾燥」現象便容易出現,嚴重甚至脫皮起屑、皸裂搔癢、紅腫等症狀出現。 而當皮膚含水量,總是長期處於「低標」狀態,就可歸屬為「乾性」膚質──這樣的肌膚狀況,能否透過外用保養品:補充相關神經酰胺、天然保濕因子、油脂等保濕成分,模仿健康皮膚的應有組成占比──幫助改善「乾性」皮膚的不良狀況? 日本-臨床研究:保養品vs.乾性皮膚 根據Kazunori Tanaka等人研究報告《 Clinical Trial of Low Irritative Skin Care Cosmetics in Japanese Subjects with Dry Skin 》表示: 20位被皮膚科醫師判定屬「乾性皮膚」的受試者(3男+17女,年齡21-63 歲)──被要求:連續四個星期每天兩次(早上和晚上)使用以下三種測試產品:1.潔顏粉、2.化妝水、與3.軟膏。(所含成分如下表) 3種測試產品:潔顏粉、化妝水、與軟膏所含成分。引用自《 Clinical Trial of Low Irritative Skin Care Cosmetics in Japanese Subjects with Dry Skin 》Table 1 然後分別在第2&第4週時,有醫師評估:受試者的的皮膚狀況變化──發現:測試部位的浸潤、疤痕和乾燥症狀顯著連續緩解。與起始時相比,第2週時,測試部位的紅斑和瘙癢程度有顯著降低,並持續變化改善至第4週觀察時。其中有較嚴重者的丘疹和苔癬化症狀,亦有所緩解。(參下圖) 測試部位「第0週(W0)vs.第4週(W4)」皮膚乾燥症狀顯著改善。引用自《 Clinical Trial of Low Irritative Skin Care Cosmetics in Japanese Subjects with Dry Skin 》Figure 3 研究人員認為: 模仿「健康皮膚的應有組成占比」 補充相關神經酰胺、天然...